[发明专利]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20226.X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07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 发明(设计)人: | 许明炎;张晓妮;李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海普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 |
| 主分类号: | C12Q1/70 | 分类号: | C12Q1/70;C12Q1/68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舍穆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398 | 代理人: | 黄贤炬 |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病毒 试剂盒 方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其包括:引物探针集,其包括针对新冠病毒的靶标基因设计的引物和针对新冠病毒的靶标基因设计的探针;缓冲液,其包括Tris‑HCl、氯化镁、氯化钾、甘油、硫酸铵、甜菜碱、吐温20和dNTP,dNTP为包括dATP、dCTP、dGTP和dUTP的混合物;酶混液,其包括扩增酶、逆转录酶和尿嘧啶‑N‑糖基化酶,其中,Tris‑HCl的浓度为20至30mM,氯化镁的浓度为2至3mM,氯化钾的浓度为35至45mM,甘油的浓度为3%至7%,硫酸铵的浓度为25至35mM,甜菜碱的浓度为0.4至0.8M,吐温20的浓度为0.02%至0.05%,dATP、dCTP和dGTP的浓度分别为0.2至0.6mM,dUTP的浓度为0.5至1mM。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一种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特别涉及一种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及方法。
背景技术
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也称“新冠病毒”属于有包膜的β属冠状病毒,其遗传物质为单条正义RNA链,该RNA由表面布满刺突蛋白(S Protein)的蛋白质外壳包裹,这些刺突蛋白使新冠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
新冠病毒具有人传人的能力,其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可透过直接接触带有病毒的分泌物传染,而且当前对于新冠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因此,有必要针对新冠病毒开发检测体系来满足临床需要。
目前,新冠病毒快速检测的方法主要为利用试剂盒将病毒RNA逆转录形成cDNA后再进行荧光定量PCR,然而现有检测中存在较多假阴性的情况,其原因可能是试剂盒检测灵敏度低使得检测下限较高从而导致检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假阴性率。
发明内容
本公开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状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检测灵敏度的检测新冠病毒的试剂盒及方法。
为此,本公开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新冠病毒检测的试剂盒及方法,其包括:引物探针集,其包括针对新冠病毒的靶标基因设计的引物和针对新冠病毒的靶标基因设计的探针;缓冲液,其包括Tris-HCl、氯化镁、氯化钾、甘油、硫酸铵、甜菜碱、吐温20和dNTP,所述dNTP为包括dATP、dCTP、dGTP和dUTP的混合物;酶混液,其包括扩增酶、逆转录酶和尿嘧啶-N-糖基化酶,其中,所述Tris-HCl的浓度为20至30mM,所述氯化镁的浓度为2至3mM,所述氯化钾的浓度为35至45mM,所述甘油的浓度为3%至7%,所述硫酸铵的浓度为25至35mM,所述甜菜碱的浓度为0.4至0.8M,所述吐温20的浓度为0.02%至0.05%,所述dATP、所述dCTP和所述dGTP的浓度分别为0.2至0.6mM,所述dUTP的浓度为0.5至1mM。在本公开中,试剂盒利用针对新冠病毒的靶标基因设计的引物和探针进行检测,并通过改良缓冲液的成分比例来提高检测的灵敏度,而且能够利用尿嘧啶-N-糖基化酶与dUTP形成防污染体系,进而能够有利于灵敏度的提升。
另外,在本公开一方面所涉及的试剂盒中,可选地,在所述酶混液中,所述扩增酶的浓度为0.5至2U,所述逆转录酶的浓度为150至250U,所述尿嘧啶-N-糖基化酶的浓度为0.2至1.2U,并且所述扩增酶为热启动Taq酶,所述逆转录酶为核糖核酸酶H活性缺失的MMLV逆转录酶。由此,能够提高扩增效率,并且能够有效减少污染。
另外,在本公开一方面所涉及的试剂盒中,可选地,所述引物探针集包括针对新冠病毒的开放读码框1ab设计的第一引物对和第一探针,所述第一引物对包括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的第一上游引物和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2的第一下游引物,所述第一探针的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3,所述第一探针标记有荧光基团。在这种情况下,试剂盒具有针对新冠病毒基因组中高度保守且特异的开放读码框1ab区域设计引物和探针,由此能够特异性检测新冠病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海普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未经深圳海普洛斯医学检验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2022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