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15285.8 | 申请日: | 2020-06-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徐树军;周昆;刘四进;王军;李延秋;刘继刚;徐兆凯;庄绪良;唐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9/12;E21F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1899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直径 盾构 成型 隧道 两侧 新型 避让 平台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包括平台踏板、平台框架和行走轮;平台框架包括两两相连的水平框架、沿管片内弧面框架和平行于箱涵侧面框架,平台踏板安装在水平框架上,沿管片内弧面框架设置有一道连通平台顶部和箱涵底部的爬梯,水平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一组垂直于箱涵牛腿顶面的行走轮,沿管片内弧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垂直于管片内弧面的行走轮,平行于箱涵侧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垂直于箱涵侧面的行走轮。本发明具有可靠、高效、易操作等优点,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为盾构施工提供了巨大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盾构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
背景技术
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脱出盾构机倒车平台后,隧道中间为预制箱涵,两侧道路为现浇结构,因同步施工相对滞后,且箱涵高度较高,需在箱涵两侧搭设避让平台,同时用做泥浆、水气管路的阀门操作平台。目前项目采用多为人工搭设脚手架平台,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人工搭设的固定平台作用较为单一;
(2)随着同步施工的跟进,人工搭设的固定平台需要拆除,费时费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实现沿隧道轴线平稳移动,且安全可靠,容易操作,可作多种用途。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包括平台踏板、平台框架和行走轮;平台框架由镀锌钢管焊接而成,包括水平框架、沿管片内弧面框架和平行于箱涵侧面框架,水平框架、沿管片内弧面框架、平行于箱涵侧面框架两两相连,所述平台踏板安装在水平框架上;水平框架上方焊接有三面护栏,沿管片内弧面框架设置有一道爬梯,所述爬梯连通平台顶部和箱涵底部;水平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一组垂直于箱涵牛腿顶面的行走轮,用于沿箱涵牛腿顶面滚动;沿管片内弧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垂直于管片内弧面的行走轮,用于沿管片内弧面滚动;平行于箱涵侧面框架上固定安装有两组垂直于箱涵侧面的行走轮,用于沿箱涵侧面滚动。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所述镀锌钢管的直径为65mm,厚度为3mm。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每组行走轮包括两个行走轮。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所述行走轮为橡胶行走轮。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所述行走轮的直径为200mm,厚度为100mm。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所述护栏高度为1.2m。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所述平台踏板为普通脚手架踏板。
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具有可靠、高效、易操作等优点。
2、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不仅节约了成本,也为盾构施工提供了巨大的安全保障。
3、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可兼做多种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大直径盾构成型隧道箱涵两侧的新型避让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152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