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夯土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9045.7 | 申请日: | 2020-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80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沈圣;张鹰;王焰;孙宇;刘嘉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黄诗锦;蔡学俊 |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夯土 配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夯土墙配方,包括生土、石子、砂、石灰、瓦砾、水和聚丙烯纤维,各组分的重量组份为:生土70‑700份、石子60‑600份、砂5‑50份、石灰2‑10份、瓦砾2‑10份、水10‑60份以及聚丙烯纤维1‑5份。本发明的夯土墙配方在保证保留原有传统夯土墙材料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了夯土墙体的强度、耐久性、整体性、密实性、抗开裂性等,延长了夯土建筑的寿命,并且能够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夯土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夯土建筑是以石或木制锤等工具,将原状生土分层夯实以构建承重墙的建筑。对于夯土建筑来说,因其造价低廉、节能环保、保温隔热性能好、施工方便、可就地取材、墙体材料可重复利用及居住舒适等特点,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仍然被广泛应用。但就传统夯土墙体材料选择情况而言,存在很多问题与缺陷,如夯土材料自身缺陷、夯土墙体材料选择随意性大等等。对于夯土墙来说,其力学性质受到所用土体自身颗粒级配、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而土体自身材料强度低,压实后仅为C20混凝土强度的1/20-1/10左右,且在干燥条件下为脆性材料,基本无延性,破坏无征兆,加之土体材料耐久性能差,在自然条件下,尤其是遭到雨水冲刷、冻融、太阳辐射等各种侵蚀作用后,墙体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墙根浸泡在雨水中,容易风蚀剥落、墙根腐烂、产生墙体裂缝与生物孔洞;且在建造过程中,工人若使用一些不合适的生土进行墙体夯筑或选用的材料组分比例不合适时,会直接导致夯土墙体在使用时出现破坏。
为了改善和解决上述传统夯土墙体的各种问题与缺陷,不仅仅要从传统夯筑方式及工具上进行改进,更需要从夯土墙体本身材料组分配比的角度进行优化改良。添加适当比例的石子和瓦砾,可使墙体夯击强度增大、使墙体结构更加稳定,且瓦砾属于建筑废弃物,可就地取材,性价比较高,在夯筑时可使墙体下部的石子含量偏多,瓦砾偏少;墙体上部瓦砾含量偏多,石子偏少,这样可使夯土墙体呈现“上轻下重”的状态,降低了夯土墙整体的承载,夯击时下部墙体更加稳定,且有利于抗震。添加适当比例的聚丙烯纤维可提高墙体耐久性,在夯土墙体长时间受到雨水冲刷时,墙体表面的松散土层率先剥落,使得聚丙烯纤维如同“牛毛”、“蓑衣”一般密集地裸露在墙面,可阻止雨水的进一步冲刷与侵蚀,极大的提高其耐久性能;添加适当比例的石灰与砂可提高墙体密实性及后期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传统的夯土墙体用料单一、强度低、耐久性差且易开裂。
本发明是这样构成的,它包括包括生土、石子、砂、石灰、瓦砾、水和聚丙烯纤维,各组分的重量组份为:生土70-700份、石子60-600份、砂5-50份、石灰2-10份、瓦砾2-10份、水10-60份以及聚丙烯纤维1-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生土为普通粘土。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子为适当的连续级配的碎石。
进一步的,所述的石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钙。
进一步的,所述的聚丙烯纤维长度为30-70mm。
进一步的,一种夯土墙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1)称取生土、石子、砂、石灰、瓦砾、水和聚丙烯纤维,各组分的重量组份为:生土70-700份、石子60-600份、砂5-50份、石灰2-10份、瓦砾2-10份、水10-60份以及聚丙烯纤维1-5份;(2)将生土、石子、砂、石灰、瓦砾和聚丙烯纤维混合,通过搅拌机将上述各组分混合均匀;(3)将水加入步骤(2)得到的混合材料中,搅拌使其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的夯土墙配方;(4)步骤(3)中得到的混合材料拌好成型后直接放入模具进行夯击成墙。
进一步的,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2-5分钟。
进一步的,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5-8分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90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