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油田单井用撬装小型化脱硫化氢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503396.7 | 申请日: | 2020-06-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29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8 |
| 发明(设计)人: | 牛占山;王爱华;翟常忠;胥猛;袁陶;朱其荣;黄金刚;陆晓鹏;李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0L3/10 | 分类号: | C10L3/10;B01D53/78;B01D53/52 |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周星莹;朱永慧 |
| 地址: | 1001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单井用撬装 小型化 脱硫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油田天然气脱硫化氢净化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田单井用撬装小型化脱硫化氢装置及方法,前者包括湿法粗脱硫器、干法精脱硫器、硫化氢反应器、硫磺过滤器、熔硫釜、空气压缩机和加药计量装置,后者通过湿法粗脱硫器后串联干法精脱硫器,实现精脱硫,并将井口来气中的硫化氢经催化氧化后提纯制成硫磺制品,且脱硫剂可循环使用,同时运行中产生的尾气中含有微量的硫化氢经吸收反应后,达标废气排入大气。本发明装置简单,工艺简便,操作便利,在确保油田开采气中硫化氢有效脱除的情况下,不仅实现了脱硫化氢装置的小型化、撬装化,并能充分利用地层压力的能量,极大地节约了投资和运行成本,也达到了环保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田天然气脱硫化氢净化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田单井用撬装小型化脱硫化氢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油田大量的单井产的天然气因含有硫化氢而放空,低浓度硫化氢含量的天然气回收时普遍使用干法脱硫塔填充氧化铁类脱硫剂的工艺技术。而对于高含硫化氢的放空天然气,由于氧化铁类脱硫剂自身最高现场应用硫容8%至15%(重量比)的限制,脱硫塔组撬又限制了装料有效容积,对超过日潜硫量大于100Kg的放空天然气技术上不适用,经济上也不可行,而且废料多且遇空气易自燃,形成二次污染,很难符合环保新标准的要求。随着环保的压力,油田对放空天然气回收更加重视,对于硫化氢大于1000ppm的放空天然气,有企业做了湿法脱硫化氢的技术尝试,由于湿法脱硫工艺流程长,很难做到撬装和小型化,尤其是湿法工艺液体脱硫剂循环量太大,脱硫塔和再生脱硫磺设备尺寸大,直径3米高10多米,笨重不利于搬迁;需要用304材质,造价高,对电力、水、保温等公共工程要求高,运行费用高,目前大多数都不成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田单井用撬装小型化脱硫化氢装置及方法,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油田单井产天然气现有存在工艺复杂、装置体积过大以及尾气排放污染大气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田单井用撬装小型化脱硫化氢装置,包括湿法粗脱硫器、干法精脱硫器、硫化氢反应器、硫磺过滤器、熔硫釜和空气压缩机,湿法粗脱硫器进气口固定连通有原料进气管线,湿法粗脱硫器第一出气口与硫化氢反应器第一进气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气体管线,湿法粗脱硫器第二出气口与干法精脱硫器进气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气体管线,干法精脱硫器出气口固定连通有净化天然气管线,硫化氢反应器出液口与硫磺过滤器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液体管线,硫磺过滤器出液口与硫化氢反应器进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一脱硫剂回用管线,熔硫釜出液口与第一脱硫剂回用管线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二脱硫剂回用管线,熔硫釜出料口固定连通有硫磺出料管线,空气压缩机出气口与硫化氢反应器第二进气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压缩空气管线,湿法粗脱硫器、干法精脱硫器、硫化氢反应器、硫磺过滤器、熔硫釜和空气压缩机均固定安装在撬座上。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之一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还包括液碱吸收罐、加药计量装置、尾气净化器和真空泵,硫化氢反应器出气口与液碱吸收罐第一进气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三气体管线,液碱吸收罐出气口与真空泵进口固定连通有抽真空管线,真空泵出口固定连通有排空管线,第三气体管线与尾气净化器进气口之间固定连通有尾气净化管线,尾气净化器出气口固定连通有废气排空管线,液碱吸收罐进液口与药计量装置出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药剂管线。
上述第一气体管线与液碱吸收罐第二进气口之间固定连通有第四气体管线。
上述加药计量装置包括加药泵和称量罐,液碱吸收罐进液口与称量罐出液口之间固定连通有药剂管线,药剂管线上固定安装有加药泵。
上述第一液体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输送泵,第二脱硫剂回用管线出口与硫化氢反应器进液口之间的第一脱硫剂回用管线上固定安装有脱硫剂循环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339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热水器
- 下一篇:一种景观湖湖底水景系统及其构建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