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2560.2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65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保嶽;葛华;徐晓晶;李亭;吴文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同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8 | 分类号: | F23G5/08;F23G5/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吴倩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焚烧 产生 等离子 熔融 量化 处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插入炉体内部且能够向炉体内投入等离子的等离子喷管,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负电极,所述负电极与等离子喷管通过电源设备连接,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滤板,所述炉体上开设有飞灰投料口,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渣及气体排出口。本发明提供的方案从等离子喷管释放等离子气体,用产生的等离子火焰的热对焚烧飞灰进行熔融减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焚烧飞灰是市政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在垃圾的焚烧的过程中,垃圾中有机物主要以气态物质的形式排放;而无机物质则主要形成固体颗粒物。在市政生活垃圾焚烧过程中,产生的总灰渣体积可达到垃圾体积总量的4-5%,灰渣总质量可达到垃圾总质量的15-20%,其中飞灰的数量可达到灰渣总质量的10-20%。目前,焚烧飞灰的处置主要是利用固定化技术或稳定化技术处理后,进入危险废物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或者进行安全填埋处置,就是将焚烧飞灰在现场进行简单的处理后,送入安全填埋场进行安全填埋处置,但是安全填埋场的建设和运行费用极高,使垃圾焚烧厂难以承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对飞灰熔融减量处理的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上设置有插入炉体内部且能够向炉体内投入等离子的等离子喷管,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负电极,所述负电极与等离子喷管通过电源设备连接,所述炉体内设置有滤板,所述炉体上开设有飞灰投料口,所述炉体的一侧设置有炉渣及气体排出口。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底部设置有粒状熔融炉渣出口,所述排出口包括废气口以及设置在滤板一端的沙粒状熔融炉渣出口。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喷管连接有冷却装置。
优选的,所述冷却装置为水冷却循环装置。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从炉体顶部贯穿到炉体内的等离子喷管和设置在炉体底的负电极加电压,使其电弧放电。同时,从等离子喷管释放等离子气体,用产生的等离子火焰的热对焚烧飞灰进行熔融。本方案的特点是:热传导优良,利用高密度热源,可以实现装置小型化;可以实现1300℃~1550℃的高温熔融;减量化后减轻填埋场的负担;可以选择空气等离子、惰性气体(N2、Ar)等离子等载体气体,无电噪音和电流脉动现象,并且废气的排放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等离子喷管;3、负电极;4、电源设备;5、滤板;6、飞灰投料口;7、炉渣及气体排出口;8、粒状熔融炉渣出口;9、废气口;10、沙粒状熔融炉渣出口;11、水冷却循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焚烧产生的飞灰等离子熔融减量化处理系统,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上设置有插入炉体1内部且能够向炉体1内投入等离子的等离子喷管2,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负电极3,所述负电极3与等离子喷管2通过电源设备4连接,所述炉体1内设置有滤板5,所述炉体1上开设有飞灰投料口6,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置有炉渣及气体排出口7。
优选的,所述炉体1的底部设置有粒状熔融炉渣出口8,所述排出口包括废气口9以及设置在滤板5一端的沙粒状熔融炉渣出口10。设置滤板5能够将熔融的炉渣分状态进行收集处理。
优选的,所述等离子喷管2连接有冷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同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同和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25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