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计算设备和从脑电信号中去除噪声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500876.8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2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4 |
| 发明(设计)人: | 罗竣文;蒲宇;张晨贝;王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369 | 分类号: | A61B5/369;A61B5/372;A61B5/24;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刘静 |
| 地址: | 英属开曼群岛大***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计算 设备 电信号 去除 噪声 方法 | ||
1.一种计算设备,包括:
缓存模块,用于缓存脑电信号;
分类模块,与所述缓冲器耦接,用于确定脑电信号的分类,所述脑电信号的分类表示所述脑电信号的噪声种类;
译码器,与所述分类模块耦接,用于根据所述脑电信号的分类生成指令编码,并将所述指令编码传送给状态机;
多个噪声去除模块,分别用于去除对应的噪声种类,以得到经过噪声去除的脑电信号;
状态机,与所述译码器和所述多个噪声去除模块耦接,用于根据所述指令编码启用所述多个噪声去除模块中的至少一个噪声去除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还包括:输出模块,用于从所述译码器接收所述脑电信号,并输出不包含任何噪声的脑电信号,以及将包含噪声的脑电信号输出给所述多个噪声去除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分类模块包括:
小波变换单元,与所述缓存模块耦接,用于采用小波函数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小波变换,并将小波变换后的脑电信号传送给边缘检测单元;
边缘检测单元,与小波变换单元耦接,用于检测小波变换后的脑电信号中的阶跃数据,并根据阶跃数据存在与否确定是否存在眼电噪声;
傅里叶变换单元,与所述缓存模块耦接,用于对所述脑电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以将时域数据信息转化为频域数据信息,并将频域数据信息分别传送给峰度计算单元和能量估计单元;
峰度计算单元,与所述傅里叶变换单元耦接,用于根据所述频域数据信息计算所述脑电信号的峰度值,并根据所述脑电信号的峰度值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确定所述脑电信号是否存在工频/谐波噪声;
能量估计单元,与所述傅里叶变换单元耦接,用于根据频域数据信息进行固定频段的能量占比计算,如果能量占比评估超过预设定阈值,确定存在肌电噪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所述缓存模块包括:
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
第一逆多路器,包括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寄存器和第二寄存器耦接,用于将脑电信号输送给所述第一寄存器或所述第二寄存器;
第一多路器,包括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寄存器和所述第二寄存器耦接,用于所述第一寄存器或所述第二寄存器中的脑电信号输送给所述分类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输出模块包括第二逆多路器,所述第二逆多路器的输入端和所述译码器耦接,所述第二逆多路器的一个输出端输出不包含任何噪声的脑电信号,另一输出端与所述多个噪声去除模块耦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多个噪声去除模块包括:小波算法单元、EMD模块、CCA模块和过滤器,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
第三逆多路器,输入端接收所述脑电信号,四路输出端分别耦接到所述小波算法单元,所述EMD模块、所述CCA模块和所述过滤器;
第四逆多路器,输入端与所述小波算法单元耦接,两路输出端分别耦接到所述EMD模块和输出经过噪声去除的脑电信号;
第五逆多路器,输入端与所述EMD模块耦接,两路输出端分别耦接到所述CCA模块和输出经过噪声去除的脑电信号;
第六逆多路器,输入端与所述CCA模块耦接,两路输出端分别耦接到所述过滤器和输出经过噪声去除的脑电信号;
第七逆多路器,输入端与所述过滤器耦接,一个输出端输出经过噪声去除的脑电信号,另一个输出端耦接至所述小波算法单元、所述EMD单元、所述CCA模块和所述过滤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计算设备,其中,所述计算设备还包括第二多路器和第三多路器,所述第二多路器包括两个输入端,一个输入端与所述缓存模块耦接,另一输入端与所述第三多路器的输出端耦接,输出端与所述分类模块耦接,所述第三多路器的多个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三逆多路器、所述第四逆多路器、所述第五逆多路器、所述第六逆多路器和所述第七逆多路器的一个输出端耦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缓冲器耦接的模数转换单元,用于将模拟化的脑电信号转换为数字化的脑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50087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