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和膜泡冷却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8686.7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308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一帆;李浩;李润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8/885 | 分类号: | B29C48/885;B29C48/00;B29C48/10;B29C55/28 |
| 代理公司: | 汕头市高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103 | 代理人: | 黄河长 |
| 地址: | 515098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下吹式 吹膜机 冷却 结构 方法 | ||
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其圆环形挤出口的下方设有圆筒状内环壁,圆筒状内环壁的外围设有第一环形水道,第一环形水道设有圆形的第一出水缝口,第一环形水道下方设有环形的负压气腔,在负压气腔上方还设有第二环形水道,第二环形水道开设有圆形的第二出水缝口,在靠近气腔顶面板的位置还设有第三环形水道,第三环形水道开设有圆形的第三出水缝口;圆筒状内环壁底沿的竖向位置高于气腔外环壁底沿的竖向位置;负压气腔中安装有多条竖向的喷淋管,负压气腔下方还设有圆环形的辅助真空腔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方法。本发明冷却效率高,冷却速度快,冷却水利用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塑料吹膜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和膜泡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下吹式吹膜机在生产过程中,刚刚挤出熔融物料形成高温的环形膜泡,环形膜泡不断向下运行,必须利用冷却水对环形膜泡的外表进行冷却。
图1所示,现有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包括有挤出模头9,挤出模头设有圆环形挤出口90,圆环形挤出口90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下方设有第一环形水道11,第一环形水道11设有圆形的第一出水缝口10,第一出水缝口10朝向膜泡8;第一环形水道11下方设有环形负压气腔5,环形负压气腔5设有气腔内环壁、气腔外环壁53、圆环状的气腔顶面板51、圆环状的气腔底面板52,气腔内环壁、气腔外环壁53、气腔顶面板51、气腔底面板52四者围合形成所述的环形负压气腔的封闭空间;环形负压气腔5设有连接外界负压发生部件的抽气口55。为了尽可能增加气腔内环壁的小孔总面积,现有膜泡冷却结构的气腔内环壁的壁体一般为双层结构,其中外层为金属网罩56,内层(直接接触膜泡的那一层)为非金属多孔面料57(例如羊毛毡等)。图1所示,工作时,膜泡8从第一环形水道11和环形负压气腔5中央穿过并不断下行;外界的水通过第一环形水道的第一出水缝口10流出,在膜泡8外周形成环形的水幕,从而可以对膜泡8进行冷却。当上述水流流经气腔内环壁时,膜泡表面的水分被环形负压气腔从气腔内环壁的小孔吸走。
但现有上述膜泡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低,冷却速度慢,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冷却水的有效利用率低:有水流和膜泡两者都是沿着竖直的运行轨迹笔直地向下运行,因而两者运行过程中热交流不充分;其次,随着水流逐渐下行,水温逐步升高,在气腔内环壁的下半段,水流已经基本没有冷却能力;再者,在环形负压气腔的负压作用下,水流在向下流动的同时越来越在径向上偏离膜泡,与膜泡的接触越来越不密切。
二、冷却水量受到限制:首先,由于水流只能经过膜泡和环形内壁之间的狭窄间隙排走,因而水流量受到限制;其次,水流需要依靠负压吸走,但由于膜泡刚刚挤出,物理性能尚未稳定,所以必须尽量减轻对膜泡表面与非金属多孔面料的摩擦,因此环形负压气腔只能采用较小负压,意味着环形负压气腔的吸附能力小,吸附速度慢,限制了冷却水的流速和流量。
三、与膜泡接触的非金属多孔面料导热性能差,不能协助降温。
由于上述原因,现有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的冷却效率低,冷却速度慢。但近年来,随着膜泡各种性能的新要求,膜泡的配方不断推陈出新,部分膜泡要求能够能得到快速冷却,而现有的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不能适应上述膜泡对于快速高效冷却的要求。
另外,上述现有技术中,膜泡在未充分冷却稳定之前,为了吸走水分,还需接触比较粗糙的羊毛毡等疏松多孔非金属面料,膜泡表面存在被磨损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和膜泡冷却方法,它的冷却效率高,冷却速度快,冷却水利用率高。
其目的可以按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下吹式吹膜机的膜泡冷却结构,包括有挤出模头,挤出模头设有圆环形挤出口,圆环形挤出口的开口方向朝向下方,圆环形挤出口的下方设有圆筒状内环壁,工作时膜泡从圆环形挤出口向下挤出并从圆筒状内环壁中间竖向穿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金明精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868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