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5712.0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997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5 |
| 发明(设计)人: | 陈伟标;陈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
| 主分类号: | A01B79/02 | 分类号: | A01B79/02;A01B77/00;A01G13/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51063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生态环境 行道树 种植 方法 装置 | ||
1.一种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在人行道上引入客土植树,具体包括:
步骤一、增加肥料投入深耕与灌溉相结合;
步骤二、粘重板结僵硬地地块使用改良剂;
步骤三、结合水土治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进一步包括:
S101:增施有机肥料,加速土壤熟化;
S102:合理施肥和耕作;在增加肥料投入的基础上,深耕与灌溉相结合,降低土壤容易重,促进土肥水融合,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土壤熟化;
S103:合理使用土壤改良剂;对土壤物理性质差,粘重板结僵硬地地块,使用改良剂能加速改良土壤性状;土壤改良剂与无机或有机肥也可配合施用,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S104:结合水土治理,防止水土流失。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耕作过程中先对人行道树穴定位;用挖掘凿岩机凿开旧砼块并挖开;在树穴位置放置无底竹编萝筐;人行道周围包括竹编萝筐周围回填砂石拌水泥,分层压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回填过程中,若回填写高度较大,在回填好第一层高度后,加层夯实压实人行道;若多层萝筐回填写装土,底层宜用粘实土,顶层土壤宜松散。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人行道树穴定位后,植入净高2m-3m、树径12cm-15cm树木出圃,选择直杆型生长慢、少花粉、耐干旱、易除虫的乔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人行道上有圆形树穴、方形树穴、椭圆形树穴,人行道树间距4m-5m,距离路缘石外侧取0.5m-1m。
7.一种实施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方法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设置有竹编萝筐,竹编萝筐下部与挖掘凿岩机凿开旧砼块地面相连。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编萝筐的高度为0.5m-0.7m。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编萝筐周围回填若干砂石拌水泥层,分层压实,底层为粘实土层,顶层为土壤层。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生态环境下的行道树种植装置的人行道路上树穴有圆形、方形;行道树间距4-5m,距离路缘石外侧取0.7m;
所述圆形直径1.2m;方形边长1.2m;
人行道椭圆形,长轴a=1.5m,短轴b=1.0m;人行道长方形的长边a=1.5m,短边b=1.0m,长边与道路纵方向同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未经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71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