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火斜拉索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95508.9 | 申请日: | 2020-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4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少锦;薛晓薇;单桂军;赵超;刘畅;弋安;张成勇;王勇;姚健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9/16 | 分类号: | E01D19/16;E01D11/04;E01D101/30;E01D101/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王怡 |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火 斜拉索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耐火斜拉索结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钢丝束紧固成型:
将设计规格、数量的钢丝束按要求拉丝排放紧固后,使用缠包机将缠包带按照一定的角度、重叠宽度缠包钢丝束紧固成型;
S2.缠包耐火保温隔热层:
使用缠包机缠绕耐火保温隔热层;
S3.缠包热熔缠包带:
使用缠包机将热熔缠包带缠包于耐火保温隔热层表面;
S4.对斜拉索结构进行抗风雨振表面处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成型后的钢丝束表面热熔挤压成型设计厚度的聚乙烯护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保温隔热层为复合隔热叠层,其由若干基布和针刺毡交替叠加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采用高硅氧布、玄武岩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涤纶、尼龙、聚亚酰胺、芳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纺而成;所述针刺毡采用玄武岩纤维毡、高硅氧毡、玻璃纤维毡、涤纶、聚酰亚胺、芳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混纺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采用耐高温金属卡箍固定耐火保温隔热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按照15~50°的角度缠包于耐火保温隔热层表面,紧固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缠包热熔缠包带之后成型外层纤维布聚乙烯护套,具体步骤为:在挤压机械内层满贴设计要求的纤维布,在试模内注入热熔的聚乙烯材料,启动挤压机械将纤维布挤压到热熔的聚乙烯表面,同时使聚乙烯材料挤压到缠包带表面;优选地,所述纤维布为高硅氧布、玄武岩纤维布、玻璃纤维布或碳纤维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耐火保温隔热层外部还涂覆防水涂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作方法制备得到的耐火斜拉索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天龙玄武岩连续纤维股份有限公司;广州珠江黄埔大桥建设有限公司;北京中地交科新材料技术研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5508.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