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90837.4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54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杜仙;叶学程;刘畅;刘琨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T5/50 | 分类号: | G06T5/50;G06N3/04;G06T9/00;G06K19/06 |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 地址: | 443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隐藏 信息 光纤 标签 编码 解码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包括:采集光纤的可读标签的图像;将光纤的走向信息转换成数字化编码;分别对可读标签的图像和光纤走向信息的编码进行变换后,输入到对应的卷积神经网络;利用残差网络的连接方式得到合成图像;输出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采集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图像;利用解码神经网络模型对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图像进行处理,输出光纤走向信息的编码;解码得到光纤走向信息;输出光纤走向信息。本发明还公开了采用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的系统。本发明用隐藏了光纤走向信息的光纤标签代替现有标签,通过手机即可获取光纤的走向信息,避免查找光纤配线架确定光纤走向的繁琐过程,省时省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图像编码解码领域,具体涉及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力通信机房的光传输设备上有许多光纤,光纤的一端连接在设备上,另一端连接到光纤配线架上,光纤两端都带有可读标签,可读标签上用文字标明了光纤的种类以及收发端在光纤配线架上的位置。光纤配线架上的每一行也设有标签,注明了每一行光纤的走向。通过依次查看光纤配线架上的标签可以得到光纤的具体走向。然而时间久了,受到机房环境如温度、湿度等的影响,标签会出现表面字迹模糊不清的现象,这对光纤的整理工作造成了极大不便。
为了解决标签字迹模糊不易辨认的问题,有的机房将光纤的走向信息编辑成二维码添加到标签上,通过扫码的方式获得信息。这种方式确实能从一定程度上解决问题。但是由于生成的二维码肉眼可见,容易被人为损毁、窜改,导致扫码的结果有偏差或无法扫出任何信息。此外,增加的二维码导致标签面积变大,容易从光纤的端部脱落,使用时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将光纤的走向信息进行数字化编码后与光纤的可读标签的图像融合,生成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替代现有的可读标签;用户利用手机采集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图像后,经服务器解码出光纤的走向信息后,再通过手机向用户展示光纤的走向信息,避免以往的逐步查找光纤配线架上的对应标签以确定光纤具体走向的繁琐过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编码解码方法,利用编码神经网络模型将光纤的走向信息合成到光纤的可读标签的图像中,生成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利用解码神经网络模型从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图像中解码得到光纤走向信息;编码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作用于原可读标签图像的第一卷积神经网络、作用于光纤走向信息的第二卷积神经网络以及用于融合标签与信息的第三卷积神经网;解码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依次连接的3个空间转换-卷积神经网络;所述的编码解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集光纤的可读标签的图像,确定当前光纤的走向;
步骤2:将步骤1的光纤的走向信息转换成数字化编码;
步骤3:分别对可读标签的图像和光纤走向信息的编码进行特征提取后,输入到第三卷积神经网络;
步骤3.1:利用第一卷积神经网络对可读标签的图像进行变换后,输入到第三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融合;
步骤3.2:利用第二卷积神经网络对光纤走向信息的编码进行变换后,输入到第三卷积神经网络进行融合;
步骤4:利用第三卷积神经网络对可读标签的图像和光纤的走向信息的编码以及原标签图像进行合成,得到合成图像;
步骤5:打印输出步骤4的合成图像,即得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
步骤6:采集隐藏信息的光纤标签的图像;
步骤7:将步骤6采集的图像作为解码网络的输入,依次利用3个连续的空间转换-卷积神经网络对图像进行处理,输出隐藏的光纤走向信息的编码;
步骤8:对隐藏的光纤走向信息的数字化编码进行解码,得到光纤走向信息;
步骤9:输出、显示光纤走向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宜昌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908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信号传输的方法、基站和网络节点
- 下一篇:一种自动识别分拣装置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