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88287.2 | 申请日: | 2020-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7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 发明(设计)人: | 廖智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M1/02 | 分类号: | F01M1/02;F01M5/00;F01M11/00;F01M11/04;F01M13/04;B64D3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鸿知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高小改 |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货运 无人机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发动机,以及外壁固定设置有滑油散热器和温度压力组合指示器,所述发动机上连通有连通管、润油测压接头和润油泵,所述连通管连通有滑油箱,所述润油测压接头连接有滑油压力传感器,所述润油泵连接有滑油箱放油开关、发动机回油软管和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无人机润油系统的性能已不能满足大型货运无人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
背景技术
一些无人机为经过原型机进行无人化研发设计而改成的,突破了有人机改无人机总体设计、飞机-发动机-控制系统匹配、飞机气动参数辨识、全机质量特性测试和系统综合测试等关键技术,具有货运载荷大、续航时间长和起降能力惊人等独特的性能优势,市场前景和商业价值潜力巨大,但改装后,传统无人机润油系统的性能已不能满足大型货运无人机,所以为此我们发明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传统无人机润油系统的性能已不能满足大型货运无人机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型货运无人机润油系统,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固定设置有发动机,以及外壁固定设置有滑油散热器和温度压力组合指示器,所述发动机上连通有连通管、润油测压接头和润油泵,所述连通管连通有滑油箱,所述润油测压接头连接有滑油压力传感器,所述润油泵连接有滑油箱放油开关和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滑油箱上连通有通气管,所述滑油箱和滑油散热器之间连通有滑油散热器回油管和滑油箱放油管,所述滑油散热器上安装有与滑油散热器回油管连接的滑油冲淡接管咀,所述滑油箱放油开关安装在滑油箱上,且与滑油箱放油管连通。
优选的,所述润油泵与滑油箱连接有发动机进油软管,以及与滑油散热器连接有发动机回油软管和滑油进油管路放油管。
优选的,所述温度压力组合指示器连接有导线,且通过导线与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以及与滑油压力传感器为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润油泵上安装有与滑油进油管路放油管连接的滑油进油管路放油开关。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上连通有发动机安装座处滑油余油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的有益效果:当发动机工作时,滑油箱中的滑油经滑油泵增压级增压后进入发动机滑油滤过滤,再经发动机内部的滑油油路送至发动机及其附件内部各机件的磨擦表面之间进行润滑,并经调速器流入螺旋桨桨轂中,润滑后的和供螺旋桨变距后的滑油最后集流于发动机的滑油池中,为滑油泵回油级抽出,经滑油散热器散热,回至滑油箱;根据温度压力组合指示器的指示,可以检查发动机滑油系统的工作情况;滑油压力传感器装于发动机机匣后盖上,滑油进油温度传感器装于发动机滑油泵进口处;发动机机匣内腔通过导管与滑油箱上部空气腔相通,再经滑油箱通气管与大气相通,这样的通气形式比分别通气形式为好,能减少滑油散失到大气中的可能性;滑油系统中的滑油从滑油箱加油口加入,并可从滑油箱放油开关、滑油散热器放油塞、发动机滑油池的放油开关、滑油进油软管放油开关等四处放出;在滑油箱放油开关及滑油进油软管放油开关上均接有导管,并延伸至机体之外;冬季滑油需冲淡时汽油从滑油冲淡接管咀处进入滑油系统中。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省天域航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82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调节式透光窗户
- 下一篇:提高心电图有效测量的方法及其心电测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