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81163.1 | 申请日: | 2020-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754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路巧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路巧玲 |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B29C45/7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20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胶 部件 工用 注塑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注塑模具本体上设有注塑模槽,注塑模具本体的右端侧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注塑模具本体内设有腔室,腔室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水平转动贯穿设有传动件,腔室的底部上转动连接有顶出机构。本发明通过控制器启动罩体内的伺服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并由螺纹杆带动螺纹套接的升降块在滑槽和滑块的限位作用下进行升降,并使得升降块配合升降套筒顶出注塑模槽内的成型模具,方便取出注塑完成后的模具,通过循环泵将环形空腔内升温后的冷却液经由管式冷却器进行冷却,并由导管实现环形空腔内的冷却液对注塑模槽内的成型模具进行循环冷却,提高成型模具的冷却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注塑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
背景技术
随着塑胶工业的飞速发展和塑胶性能的不断提高,塑胶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是家电、汽车、手机、PC、医疗器械和照明电器中不可或缺的部件,塑胶件正在不同的领域替代传统的金属零件,一个设计合理的塑胶件往往能够替代多个传统金属零件,从而达到简化产品结构、节约制造成本的目的。
现有的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在实际使用时,其不便于取出模槽内注塑完成后的模具,且成型模具冷却效率较低,现提出一种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用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现有的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在实际使用时,其不便于取出模槽内注塑完成后的模具,且成型模具冷却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塑胶部件加工用注塑模具,包括注塑模具本体,所述注塑模具本体上设有注塑模槽,所述注塑模具本体的右端侧壁上设有驱动机构,所述注塑模具本体内设有腔室,所述腔室靠近底部的右侧内壁上水平转动贯穿设有传动件,所述腔室的底部上转动连接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贯穿注塑模槽的底部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和顶出机构均与传动件传动连接,所述注塑模具本体内设有循环冷却机构,所述循环冷却机构环绕注塑模槽设置。
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安装于注塑模具本体右端侧壁上的伺服电机和罩体,所述伺服电机位于罩体内,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传动件传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具本体的右端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件包括连通设置于注塑模槽靠近底部右侧内壁上的圆形通槽,所述注塑模槽的左侧内壁上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的右端水平贯穿圆形通槽设置并与罩体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蜗杆位于罩体内的一端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腔室底部上的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上同轴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套接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与腔室的左右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升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套筒,所述升降套筒套接螺纹杆设置,所述升降套筒的上端贯穿注塑模槽位于中心位置的底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腔室的左右两侧内壁上均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与之相匹配的滑块,两块所述滑块远离滑槽的一端分别与升降块的左右两端侧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注塑模槽的底部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插设有环形密封圈,所述升降套筒贯穿环形密封圈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路巧玲,未经路巧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811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测量的基坑围护结构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箱式轻钢房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