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可电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装置以及车辆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6168.5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0202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翁德雷·格鲁斯曼;亚历山大·弗兰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德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5/03 | 分类号: | H05K5/03;H05K5/02;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黄勇 |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力 驱动 车辆 装置 以及 | ||
一种用于可电力驱动的车辆(35)的驱动装置(1),其包括:壳体(5),其具有第一紧固装置(9);盖(11),其能够在将用于将所述盖(11)固定至所述壳体(5)的第一紧固装置(9)和与其相互作用的第二紧固装置(10)分开之后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和第一连接装置(13),其与第二连接装置(14)连接以建立导电连接和/或数据连接,其中所述第一紧固装置(9)和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3)按以下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位置,只有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14)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13)分开之后,才能在其固定所述盖(11)的位置触及所述第二紧固装置(1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电力驱动的车辆的驱动装置,包括:壳体,其具有第一紧固装置;盖,其能够在用于将盖固定至壳体的第一紧固装置和与其相互作用的第二紧固装置分开之后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盖盖住驱动装置运行期间驱动装置的带电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带电部件暴露出来;和第一连接装置,其与第二连接装置连接以建立导电连接和/或数据连接。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
背景技术
用于可电力驱动车辆的驱动装置通常具有可移动的盖,以允许对位于盖和盖所覆盖的壳体之间的部件进行维修。如果在驱动装置运行期间这些部件携带的电压超过60伏,则通常会采取安全措施以防止部件带电时与其意外接触或发生不允许的接触。
德国专利文献DE202015006792U1公开了一种带有电气组件的电动车辆,其具有防止与电气组件中的带电部件发生危险接触的安全装置。该安全装置包括位于电气组件的组件外壳上的维修盖,该维修盖封闭通至外壳内部的维修开口,以便电气组件正常运行。该维修盖通过至少一个维修盖紧固装置连接至组件外壳。此外,该安全装置包括带有凹槽的维修盖的安全线脚和由安全线脚形成的凹槽罩。正常运行时,机械连接至组件外壳的信号插头可穿过凹槽,且罩可设置在信号插座和连接到该信号插座的信号插头之间。维修时可将信号插头与信号插座分开,从而可将罩从信号插头上移走,进而可将维修盖从组件外壳上移走。
该驱动装置的缺点在于,在移走对应于第二连接装置的信号插头之后,如果已经将壳体和盖分开,则可以立即从壳体上移走盖。这是因为盖仅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保持在第一位置。因此,可迅速地移走盖,以致于在移走盖之前,监控第二连接装置是否断开的安全装置不能及时将带电部件转换成安全状态。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解决如下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保护驱动装置中的带电部件免受不必要接触的可选方案,特别是通过增加移走盖住带电部件的盖的难度。
根据本发明,在第一段中提及的所述类型的驱动装置中通过按如下方式布置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连接装置来解决该问题:即在第一位置,只有在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分开之后,才能在固定盖的第二紧固装置的位置处触及第二紧固装置。
基于如下考虑做出了本发明:只有在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分开后,才允许将通过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二紧固装置实现的盖与壳体的固定分开,从而使盖从第一位置移至第二位置需要额外的时间和难度水平。因此,有利的是更有效地增加触及驱动装置的带电部件的难度,从而防止发生意外接触或不允许的接触(例如在维护或修理期间)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紧固装置和/或第二连接装置。此外,壳体可具有一个或更多个第三紧固装置,每个第三紧固装置可与第四紧固装置相互作用以将盖固定至壳体。然而无论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置的连接状态如何,都可触及一个特定的第四紧固装置(尤其是作为驱动装置的一部分)。
优选地,在根据本发明的驱动装置中,第一连接装置具有用于第二连接装置的导件,该导件的虚拟延伸覆盖第一紧固装置。由此,该导件确保第二连接装置沿着第二连接装置覆盖第一紧固装置的方向或第二连接装置与第一连接装置相互作用的方向连接至第一连接装置。
特别地,第一紧固装置和第一连接装置可分别设置在壳体的一部分上,所述部分彼此成一定角度,特别是直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德国)有限公司,未经法雷奥西门子新能源汽车(德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61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估计速率分布
- 下一篇:具有在升高的压力下的离子迁移率分析仪的质谱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