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相变频调速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75629.7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97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 发明(设计)人: | 马兴;付昂;董光德;杨爽;方辉;张友强;朱小军;周敬森;廖峥;王瑞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贺春林 |
| 地址: | 401123 重庆市渝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相 变频 调速 系统 选型 方法 装置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相变频调速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预先确定的三相变频调速系统交流侧电压暂降的最大深度以及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模型计算整流二极管的额定参数;根据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的直流滤波电容纹波限值与变频器欠压保护定值确定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直流侧的电容取值;根据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直流侧的电容电压和负载功率确定逆变器开关器件的耐压参数;根据所述额定参数,电容取值和耐压参数设计三相变频调速系统。通过本发明方法获得的三相变频调速系统能够免疫电网单相电压暂降,极大地增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调速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三相变频调速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低压配电网中,电网故障、雷击、高空飘物以及其它因素都可能会造成电力用户出现电压暂降事故。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是工业用户常用的生产设备,由于具有良好的调速性能以及较好的经济性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变频器是一种对电压暂降十分敏感的设备,在电压暂降深度超过30%,持续时间超过几十微秒变频器就会因为欠压保护跳闸。近几年来,由于电压暂降造成变频器跳闸,引起的电能质量事故越来越多,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越来越大。
在常规的变频器设计中,变频器的整流电路、逆变电路的功率器件是根据变频器的额定功率进行选择的,然而,在变频器工作在电网电压暂降情况下,功率器件中流过的电流,功率器件两端承受的电压,以及直流侧滤波电容的电压脉动范围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当超出了相关的保护定值时变频器跳闸,生产线不能正常运行。
为了提高变频器的电压暂降耐受能力,现有的方式往往是增加电压暂降补偿设备,主要可以分为直流方案和交流方案。直流方案是当检测到电网发生电压暂降时,在变频器的直流母线上投入一个储能装置(如蓄电池),由蓄电池提供负载所需的能量;交流方案是在交流侧增加储能装置,当电网电压暂降时由储能装置向变频器供电。因此,无论是直流方案还是交流方案都需要增加储能设备以及切换开关,这些环节的不正常工作都会导致变频器调速系统工作异常,因此降低了整体的可靠性。并且由于储能的价格较高,因此这些方案的经济性都不够好。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三相变频调速系统选型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实现合理选择调速系统各组成器件的相关参数,增强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提高生产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三相变频调速系统选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预先确定的三相变频调速系统交流侧电压暂降的最大深度以及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模型确定整流二极管的额定参数;
根据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的直流滤波电容纹波限值与变频器欠压保护定值确定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直流侧的电容取值;
根据三相变频调速系统直流侧的电容电压和负载功率确定逆变器开关器件的耐压参数;
根据所述额定参数、所述电容取值和所述耐压参数确定所述三相变频调速系统。
可选的,所述预先确定三相变频调速系统交流侧电压暂降的最大深度,包括:
根据统计数据确定三相变频调速系统交流侧电压暂降的所述最大深度,或
将所述最大深度按照某一项电压降为0V处理。
可选的,所述预先确定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模型,包括:
对三相变频调速系统进行负载等效以获得所述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模型。
可选的,所述根据预先确定的三相变频调速系统交流侧电压暂降的最大深度以及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模型确定整流二极管的额定参数,包括:
根据预先确定的三相变频调速系统交流侧电压暂降的最大深度以及三相变频调速系统模型计算整流二极管的耐压值和电流额定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62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