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于输送的冶金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75025.2 | 申请日: | 2020-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6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红红 |
| 主分类号: | B65G47/18 | 分类号: | B65G47/18;B65G15/22;B08B15/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输送 冶金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于输送的冶金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集屑框、电机、物料输送装置、从动卸料装置、支架、料筒、料斗、从动底板,本发明具有的效果:从动卸料装置设于物料输送装置上方并且二者相配合,物料输送装置在对物料输送过程中能够自动完成物料的取料工序,大大提高物料的输送效率,物料输送装置在对块状物料进行输送过程中能够在输送带表面产生两道平行的空气流,结合加热杆产生的热量对块状物料进行快速烘干,在对粉状物料进行输送过程中能够改变空气的流动方向,使空气朝上和朝下垂直流动,在输送带的排料端两侧生成垂直的气幕,避免粉料在排料过程中产生的部分粉尘向厂房扩散,降低厂房的空气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机械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便于输送的冶金设备。
背景技术
冶金就是从矿物中提取金属或金属化合物,用各种加工方法将金属制成具有一定性能的金属材料的过程和工艺,在冶金工业的使用的各种机械和设备进行冶炼、铸锭、轧制、搬运和包装中,又称设备冶金,一般情况下,有色金属冶金块状散料采用机械输送,机械输送设备通常是利用牵引构件上固定的刮板,将被输送物料由一端输送到另一端,以实现连续输送物料的目的,现有的冶金机械输送设备每种机型只适用于一定类型的物料运输,通用性差,且输送机械不能自取物料,必须配置相适应的卸载机械进行使用,造价高,因此需要研制一种便于输送的冶金设备,以此来解决现有的冶金机械输送设备每种机型只适用于一定类型的物料运输,通用性差,且输送机械不能自取物料,必须配置相适应的卸载机械进行使用,造价高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输送的冶金设备,其结构包括底座、集屑框、电机、物料输送装置、从动卸料装置、支架、料筒、料斗、从动底板,所述的底座顶部设有支架,所述的支架垂直焊接在底座上,所述的支架上设有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和底座相互平行并且安装在支架上,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两侧设有电机,所述的电机和物料输送装置相配合,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下方设有集屑框,所述的集屑框和底座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上方设有料筒,所述的料筒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料筒底部设有从动卸料装置,所述的从动卸料装置垂直安装在料筒上并且与物料输送装置相配合,所述的从动卸料装置中心位置设有料斗,所述的料斗和料筒连接,所述的料斗底部设有从动底板,所述的从动底板和料斗采用弹簧铰链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物料输送装置由输送带、后带辊、干燥机构、喷吹机构、导流板、储料机构、前带辊组成,所述的输送带前后两端设有前带辊和后带辊,所述的前带辊和后带辊通过输送带连接,所述的后带辊两侧呈轴对称结构设有两个干燥机构,所述的干燥机构和后带辊相配合,所述的输送带表面上呈轴对称结构设有两块导流板,所述的导流板呈型弯弧结构并且与输送带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输送带表面中心位置平行等距设有两个以上的储料机构,所述的储料机构固定在输送带上并且与呈轴对称结构的两块导流板相配合,所述的输送带两侧呈轴对称结构设有两个喷吹机构,所述的喷吹机构和导流板相配合并且与干燥机构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干燥机构由排气直管、立杆、启闭滑板、止流接头、气罩、叶轮、回转辊架组成,所述的回转辊架中心位置设有气罩,所述的气罩和回转辊架相扣合,所述的气罩内部中心位置设有叶轮,所述的叶轮和气罩相配合,所述的气罩一侧平行等距设有两根排气直管,所述的排气直管和气罩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叶轮上下两端设有两个止流接头,所述的止流接头设于气罩内部并且二者相扣合,所述的止流接头前端设有立杆,所述的立杆垂直设置在气罩内部并且排气直管后端连接,所述的气罩上下两端设有两块启闭滑板,所述的启闭滑板和气罩采用滑动配合,所述的排气直管通过立杆与启闭滑板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红红,未经陈红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750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