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散热的干式变压器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9961.2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8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炳阳;姚灿林;潘安基;曾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甬嘉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F27/22 | 分类号: | H01F27/22;H01F27/08;H01F41/00 |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创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5253 | 代理人: | 潘文林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散热 变压器 及其 生产工艺 | ||
一种改进散热的干式变压器及其生产工艺,该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底座、铁芯柱、套设在铁芯柱上的高低压线圈组及若干个装配连接件,铁芯柱、变压器底座及高低压线圈组均通过装配连接件装配安装连接在一起,高低压线圈组包括三个间隔设置高压线圈和三个间隔设置的低压线圈,低压线圈朝向铁芯柱一侧上设有一第一铜排,低压线圈另一侧上设有一第二铜排,第一铜排上安装设置有至少一弯折的散热板,散热板为导热材料,步骤一、绕制高压线圈;步骤二、绕制低压线圈;步骤三、制作散热片;步骤四、将步骤一的高压线圈、步骤二的低压线圈、步骤三的散热片、铁芯、变压器底座及装配连接件进行总装配,设置散热片进行散热延长干式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干式变压器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改进散热的干式变压器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干式变压器主要由硅钢片组成的铁芯和环氧树脂浇注的线圈组成, 高低压线圈之间放置绝缘筒增加电气绝缘, 并由垫块支撑和约束线圈, 其零部件搭接的紧固件均有防松性能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720921151.X,公开号:CN207397863U)披露了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主体,底座,移动轮,高压连接母线,高压出线导体,散热装置和调节固定装置,所述的变压器主体设置在底座的上部;所述的底座固定在散热装置的内部。本发明中底轮具体采用聚氨酯轮,有利于降低底轮自身的受摩擦程度,延长使用寿命;传感器,散热扇和控制器的设置,有利于在放置仓内的温度过高时,控制器能够控制散热扇进行散热;延长杆,伸缩管,支撑管,固定螺栓,安装孔,支撑杆,通孔和安装板的设置,有利于方便放置放置箱,能够根据变压器的型号不同从而进行调节;固定孔,固定板,底轮,固定轴,安装块,连接杆和调节螺栓的设置,有利于方便安装移动轮,进一步有利于方便移动放置箱,但是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还是存在有以下的不足之处:现有干式变压器采用风机对变压器整体进行风冷吹风散热,缺乏对变压器局部针对性散热的结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散热的干式变压器及其生产工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变压器中低压线圈上铜排散热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散热的干式变压器,该干式变压器包括变压器底座、设于所述变压器底座上三个间隔设置的铁芯柱、套设在所述铁芯柱上的高低压线圈组及若干个装配连接件,所述铁芯柱、所述变压器底座及所述高低压线圈组均通过所述装配连接件装配安装连接在一起,所述高低压线圈组包括三个间隔设置高压线圈和三个间隔设置的低压线圈,所述低压线圈朝向所述铁芯柱一侧上设有一第一铜排,所述低压线圈另一侧上设有一第二铜排,所述第一铜排上安装设置有至少一弯折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为导热材料。通过在第一铜排上安装弯折的散热板,一方面散热板可以增大第一铜排的散热面积便于第一铜排的散热,另一方面设置弯折的散热片相较于长条形的散热板,其弯折后形成两个方向的受风面具有更好的散热面可受风冷作用到散热板上,一举两得。
进一步的,所述散热板包括一弯折部、设于所述弯折部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及设于所述弯折部另一侧延伸的第二延伸部,第一延伸部的一端安装在所述第一铜排上。通过设置第二延伸部,当第二延伸部朝向第二铜排方向延伸可将用于冷却的风导向第二铜排,有助于第二铜排的风冷散热,当第二延伸部朝向铁芯方向铁芯柱方向延伸,可将用于冷却的风导向铁芯柱,有助于铁芯柱的风冷散热,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之间夹角为A,其中0°<A<180°。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连接件包括与所述第二铜排相连接的零线铜排,所述零线铜排上设有至少一所述散热板。通过在零线铜排上设置散热板可利用由第一铜排上导向吹来的风,二次利用对第二铜排和零线铜排进行风冷散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甬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甬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99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事故救援方法及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电动车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