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及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66895.3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4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何莎;王小梅;张志东;喻建胜;陈文斌;王仕强;赵琪月;骆吉庆;李超;任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27/83 | 分类号: | G01N27/83 |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3 | 代理人: | 邢伟;安宇宏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管汇漏磁 检测 装备 | ||
1.一种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包括线圈机构、传感机构、行走支撑机构、位移采集器、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牵引件,其中,
所述线圈机构包括:具有第一内径的环形线圈框,以及沿圆周方向缠绕在所述环形线圈框的外圆周壁上且能够与电源连接的电磁线圈;
所述传感机构包括:具有第二内径、第一外径和形成在第二内径与第一外径之间的空腔的环形盒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空腔中且能够采集位于第二内径中管汇的漏磁信号的漏磁传感器,其中,所述第一外径不大于第一内径,所述第二内径不小于所述管汇的外径;
所述行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架、行走件和位移采集器,所述支撑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线圈机构连接,并通过第二连接件与传感机构连接,所述行走件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上并能够沿所述管汇的外壁行走;
所述位移采集器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行走件、环形盒体或环形线圈框上,并能够采集位移信息;
所述牵引件被固定设置在支撑架、行走件、环形盒体或环形线圈框上,并能够在承受外力的情况下,提供沿环形线圈框的轴向移动的牵引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为多个行走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采集器为与所述多个行走轮中的一个行走轮连接的编码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漏磁传感器还包括设置在环形盒体的内壁上的霍尔元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内径中。
6.一种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和液压升降台,所述液压升降台包括动力单元、升降单元、工作平台、绞动单元、以及管汇支架,其中,
所述绞动单元包括绞车、缆索和绞车支架,所述绞车支架安装在工作平台上,所述缆索与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的牵引件连接,所述绞车安装在绞车支架上并能够为缆索提供拉力;
所述管汇支架包括设置在工作平台上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能够伸入所述管汇中并支撑所述管汇,所述第二支撑部能够支撑所述便携式管汇漏磁检测仪的线圈机构;
所述升降单元包括基座和可伸缩构件,所述可伸缩构件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与所述工作平台连接;
所述动力单元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并分别与所述可伸缩构件和所述绞车连接,以分别为所述可伸缩构件和所述绞车提供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绞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管汇支架上且与所述缆索配合的导索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汇漏磁检测装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座底部的行进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895.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门式轮胎综合强度试验机
- 下一篇:一种复合红外线辐射板及其组合燃烧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