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排支座树桩花盆形托架的双幅四索面多塔斜拉桥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66762.6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80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7 |
| 发明(设计)人: | 袁微微;竺伟;张红雷;王为圣;杜高明;纪军;周永峰;朱兆敏;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11/04 | 分类号: | E01D11/04;E01D21/00;E01D19/14;E01D19/16;E01D19/02;E01D19/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李想 |
| 地址: | 21000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座 树桩 花盆 托架 双幅 四索面多塔 斜拉桥 | ||
1.一种环排支座树桩花盆形托架的双幅四索面多塔斜拉桥,包括桥塔基础(1)、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树桩花盆形托架(3)、环形排列支座(4)、双幅主梁桥面(5)、斜拉缆索(6)和人工树叶塔冠(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桩花盆形托架(3)由单叶双曲面钢筋混凝土薄壁壳体(31)和椭圆形钢筋混凝土托板(32)构成,椭圆形的单叶双曲面钢筋混凝土薄壁壳体(31)的钢筋网锚固于桥塔基础(1)之上,椭圆形钢筋混凝土托板(32)搁置在椭圆形的单叶双曲面钢筋混凝土薄壁壳体(31)之上,环形排列支座(4)均匀布置在椭圆形钢筋混凝土托板(32)的周边;桥塔基础(1)之上设置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树桩花盆形托架(3)搁置在桥塔基础(1)之上,树桩花盆形托架(3)包裹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树桩花盆形托架(3)的顶部设置环形排列支座(4),双幅主梁桥面(5)搁置在树桩花盆形托架(3)之上,四索面斜拉缆索(6)的一端锚固于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之上,四索面斜拉缆索(6)的一端斜吊双幅主梁桥面(5),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塔身周围粘贴仿真树皮,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的顶部设置人工树叶塔冠(7),椭圆形的单叶双曲面状边墩(8)设置在斜拉桥的两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排支座树桩花盆形托架的双幅四索面多塔斜拉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由变截面外层钢管(21)、内层钢管(22)、管内混凝土(23)、管内无粘结预应力钢筋(24)和开孔横隔板(25)构成,管内无粘结预应力钢筋(24)沿着周边均匀布置在变截面外层钢管(21)与内层钢管(22)之间,管内混凝土(22)密实填充在变截面外层钢管(21)与内层钢管(22)之间的内部空腔中,开孔横隔板(25)沿着桥塔柱高度均匀设置在内层钢管(22)之中。
3.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排支座树桩花盆形托架的双幅四索面多塔斜拉桥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 进行双幅四索面多塔斜拉桥的桥位选择,打入桩基础,进行桥塔基础(1)施工,进行单叶双曲面状边墩(8)施工;
步骤二: 在桥塔基础(1)之上,安装变截面外层钢管(21)和内层钢管(22),布置管内无粘结预应力钢筋(24),浇筑管内混凝土(23),安装开孔横隔板(25),形成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
步骤三: 在管内混凝土(23)初凝前,张拉少量预应力,排出管内混凝土(23)的多余水份,提高管内混凝土(23)密实度;
步骤四: 当管内混凝土(23)到达设计强度75%时,张拉无粘结预应力钢筋,挤压管内混凝土(23),使得管内混凝土(23)三向受压,确保管内混凝土(23)与变截面外层钢管(21)和内层钢管(22)之间形成紧密界面;
步骤五: 在桥塔基础(1)之上,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进行单叶双曲面钢筋混凝土薄壁壳体(31)的施工,进行椭圆形钢筋混凝土托板(32)的施工,形成树桩花盆形托架(3);
步骤六: 在树桩花盆形托架(3)之上,安装环形排列支座(4),吊装双幅主梁桥面(5),安装四索面斜拉缆索(6),悬臂施工双幅四索面多塔斜拉桥,直到全桥合拢;
步骤七: 在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的塔身周围粘贴仿真树皮,在变截面预应力钢管混凝土空心柱式桥塔(2)的顶部安装人工树叶塔冠(7),生态环保,提升景观效果;
步骤八: 安装栏杆,铺装沥青混凝土路面,通车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76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植被改良盐碱土壤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船舶水尺图像处理方法及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