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66695.8 | 申请日: | 2020-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707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 发明(设计)人: | 皮芳;韩鹏;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11/02 | 分类号: | F25D11/02;F25D17/04;F25D2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刘子辉;梁永芳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冷藏 冷冻 装置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该冷藏冷冻装置包括果蔬储藏室(1)和肉类储藏室(2),果蔬储藏室(1)上设置有富氧组件,肉类储藏室(2)上连接有真空泵(4),果蔬储藏室(1)和肉类储藏室(2)之间连接有抽气泵(3),富氧组件的进气端连接至果蔬储藏室(1)的室内,富氧组件的出气端连接至抽气泵(3)的进口,抽气泵(3)的出口连接至肉类储藏室(2)的室内。根据本申请的冷藏冷冻装置,能够避免肉类在储存过程中氧气含量难以同时兼顾肉类品质外观和色泽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冷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食品的保鲜技术中,调节环境的氧气浓度与控制食品的呼吸作用和氧化作用密切相关。目前,为了降低冷藏冷冻装置中氧气的含量,现有技术中通常利用真空保鲜进行低氧保鲜。然而,真空保鲜的操作通常较为繁琐,使用十分不便。
对于肉类来说,目前常用的储存方式是冷冻,但是冷冻和解冻的过程会使肉类的色泽、口感、营养等损失,氧气浓度过低则会降低肉类的色泽度,氧气浓度过高会滋生微生物,且肌肉中所含的二价铁离子进一步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肉的颜色会变为褐色,影响肉的品质和外观。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能够避免肉类在储存过程中氧气含量难以同时兼顾肉类品质外观和色泽度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冷藏冷冻装置,包括果蔬储藏室和肉类储藏室,果蔬储藏室上设置有富氧组件,肉类储藏室上连接有真空泵,果蔬储藏室和肉类储藏室之间连接有抽气泵,富氧组件的进气端连接至果蔬储藏室的室内,富氧组件的出气端连接至抽气泵的进口,抽气泵的出口连接至肉类储藏室的室内。
优选地,果蔬储藏室的室壁上设置有进气口,进气口设置有气调组件,气调组件包括设置在进气口的气调膜,和/或,果蔬储藏室的室壁上设置有出气口,富氧组件包括设置在出气口的富氧膜。
优选地,抽气泵与肉类储藏室之间的连接管路上设置有控制阀;和/或,肉类储藏室设置有氧气浓度检测装置,氧气浓度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肉类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
优选地,果蔬储藏室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果蔬储藏室的箱门的启闭状态的自动感应装置和/或肉类储藏室上设置有用于检测肉类储藏室的箱门的启闭状态的自动感应装置,自动感应装置与真空泵电气连接,真空泵根据自动感应装置的检测结果运行或者停止运行。
优选地,肉类储藏室的室壁上设置有将肉类储藏室的室内与外界连通的连通孔,连通孔处设置有控制该连通孔通断的电控阀,电控阀在接收到肉类储藏室的箱门开启信号时,控制连通孔连通肉类储藏室的室内与外界。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的冷藏冷冻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
控制果蔬储藏室进气,控制抽气泵从果蔬储藏室内抽气,使得氧气从富氧组件经抽气泵抽入肉类储藏室内;
判断是否满足抽气泵停止的预设条件,当满足抽气泵停止的预设条件时,停止向肉类储藏室内抽入氧气,并使得肉类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n保持在当前浓度持续t1时间;
控制真空泵对肉类储藏室进行抽真空,降低肉类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n,并判断是否满足真空泵停止的预设条件,当满足真空泵停止的预设条件时,停止对肉类储藏室抽真空。
优选地,抽气泵停止的预设条件为:
检测肉类储藏室内的氧气浓度n,当氧气浓度n达到第一预设浓度n1时,判断达到抽气泵停止的预设条件;或,
检测抽气泵的运行时间,当抽气泵的运行时间达到T1时间时,判断达到抽气泵停止的预设条件。
优选地,真空泵停止的预设条件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66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数据处理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基于大数据的公共健身利用效率统计监测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