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9891.2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162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毕忠;彭红芳;封东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崇高纳米材料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L3/3472 | 分类号: | A23L3/3472;A23L3/3562;A23L3/3499;A23L3/349;A23L3/3508;A01N65/42;A01N35/04;A01N43/16;A01N37/02;A01P1/00;A01P3/00 |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王巍巍 |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食品包装 抗菌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抗菌剂领域,尤其是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针对现有的抗菌剂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不利于在食品包装材料行业广泛使用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30‑50份、大蒜提取物10‑15份、姜黄素15‑20份、黄连3‑8份、黄柏2‑7份、黄芩1‑5份、连翘5‑10份、金银花5‑10份、茴香10‑15份、马齿苋10‑15份、甲壳素15‑20份、山葵20‑25份、虾青素3‑8份、儿茶素1‑7份、大豆异黄酮4‑9份、竹醋酸1‑5份,本发明以中药为主要原料,纯天然,无污染,对人体有益,具有较好的抗菌、杀菌、抗氧化作用,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菌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菌剂,是指一类用来防治各类病源微生物引起植物病害的药剂,对病原微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但又不妨碍植物正常生长的药剂,杀菌剂可根据作用方式、原料来源及化学组成进行分类,国际上,通常是作为防治各类病原微生物的药剂的总称。
现有的抗菌剂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不利于在食品包装材料行业广泛使用,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抗菌剂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化学成分对人体有害,不利于在食品包装材料行业广泛使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30-50份、大蒜提取物10-15份、姜黄素15-20份、黄连3-8份、黄柏2-7份、黄芩1-5份、连翘5-10份、金银花5-10份、茴香10-15份、马齿苋10-15份、甲壳素15-20份、山葵20-25份、虾青素3-8份、儿茶素1-7份、大豆异黄酮4-9份、竹醋酸1-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31-49份、大蒜提取物11-14份、姜黄素16-19份、黄连4-7份、黄柏3-6份、黄芩2-4份、连翘6-9份、金银花6-9份、茴香11-14份、马齿苋11-14份、甲壳素16-19份、山葵21-24份、虾青素4-7份、儿茶素2-6份、大豆异黄酮5-8份、竹醋酸2-4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壳聚糖35份、大蒜提取物12份、姜黄素17份、黄连5份、黄柏4份、黄芩3份、连翘7份、金银花7份、茴香12份、马齿苋12份、甲壳素17份、山葵22份、虾青素5份、儿茶素4份、大豆异黄酮6份、竹醋酸3份。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食品包装用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姜黄素、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金银花、茴香份、马齿苋、山葵清洗干净,烘干,磨粉,制得粉料;
S2:将粉料与壳聚糖、大蒜提取物、姜黄素、甲壳素、虾青素、儿茶素、大豆异黄酮、竹醋酸进行混合,制得混合物;
S3: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减压抽滤,洗涤,干燥,即可制得食品包装用抗菌剂。
优选的,所述S1中,将姜黄素、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金银花、茴香份、马齿苋、山葵放进清洗池内的清洗篮内,然后通过喷头向清洗篮内喷水,清洗池的底部设有过滤机构,过滤机构对清洗用水进行过滤,回收利用。
优选的,所述S1中,将清洗后的姜黄素、黄连、黄柏、黄芩、连翘、金银花、茴香份、马齿苋、山葵放进干燥机内,进行加热干燥,干燥温度为40-60℃,干燥时间为20-30min。
优选的,所述S2中,将粉料放进混合设备内,加入水进行搅拌混合,混合均匀后依次加入壳聚糖、大蒜提取物、姜黄素、甲壳素、虾青素、儿茶素、大豆异黄酮、竹醋酸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时间为30-3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崇高纳米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崇高纳米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8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香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其应用
- 下一篇:数字化影像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