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接头的防护盒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59109.7 | 申请日: | 2020-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00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凌;陈建国;陈晓鸣;林海;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凌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电智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0 | 代理人: | 吴红飞 |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接头 防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接头的防护盒,该电缆接头的防护盒包括第一半壳、第二半壳和连接件,第一半壳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二半壳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结构,第二半壳与第一半壳合围形成筒状本体,筒状本体的内部用于容纳电缆接头,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对应设置,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以将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连接。第一连接结构设于第一半壳的外表面以提高与第一半壳的连接强度,第二连接结构设于第二半壳的外表面以提高与第二半壳的连接强度,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连接,若电缆接头出现爆炸,不会出现连接位置断裂,实现了对电缆接头的有效防护,保证了使用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接头的防护盒。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
电缆接头作为输变电线路全段电缆中的关键点和薄弱点,其装配结构和连通效果决定着整个电缆线路的工作运行能力。电缆接头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易产生老化,发生短路现象,甚至发生爆炸以至引发火灾,造成重大损失。
现有的电缆中间接头防护盒一般分为上、下两瓣筒体,两个半圆,中间为直筒体,两端有大变小锥形过渡,每个半圆沿分合面有法兰边(断面形状都为Ω),法兰上有若干螺栓孔,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在中间接头上。但是,由于电缆接头发生爆炸时,爆炸力是由内向外的,所述产生的爆炸力都会作用在用螺栓连接的法兰处,由于法兰处为强度薄弱的位置,当发生爆炸时,法兰处很容易发生断裂,从而导致防护盒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至少解决防护盒结合位置强度低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电缆接头的防护盒,所述电缆接头的防护盒包括:
第一半壳,所述第一半壳的外表面设有第一连接结构;
第二半壳,所述第二半壳的外表面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二半壳与所述第一半壳合围形成筒状本体,所述筒状本体的内部用于容纳电缆接头,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对应设置;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配合,以将所述第一半壳与所述第二半壳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电缆接头的防护盒,组装时,第一半壳的开口端与第二半壳的开口端相抵靠,在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的结合位置通过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从而使得第一半壳与第二半壳形成筒状本体的结构,筒状杯体的内部用于电缆接头的放置,与电连结构连接的第一电缆经筒状本体的一侧穿出,与电缆结构连接的第二电缆经筒状本体的另一侧穿出。
第一连接结构设于第一半壳的外表面,使得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一半壳的连接强度增大,第二连接结构设于第二半壳的外表面,使得第二连接结构与第二半壳的连接强度增大,连接件分别与第一连接结构和第二连接结构连接形成筒状本体,当筒状结构用于电缆接头时,若电缆接头出现爆炸,由于连接位置的强度增大,不会出现连接位置断裂的情况,从而实现了对电缆接头的有效防护,保证了使用的安全。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电缆接头的防护盒,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相抵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接头的防护盒还包括:
第一螺钉,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一螺钉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连接;
第二螺钉,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第二螺钉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凌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凌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591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