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41097.5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78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73/04 | 分类号: | A01K73/04;B64D1/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7 | 代理人: | 潘杰;白洪长 |
| 地址: | 362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监测 捕鱼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种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其主体为内置定位器的飞行器(1),飞行器内设有与遥控器遥控连接并控制飞行器各功能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1)下方设有用于安装渔网5的抛网机构(3),抛网机构包括电机(301)、旋转支架(302),旋转支架的上方固定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旋转支架的下方沿旋转的环形方向均布设有脱钩器(4),所述渔网边缘均布设有配重体(502),所述旋转支架下方的脱钩器均对应悬吊连接渔网边缘的一个配重体,脱钩器与渔网之间的状态设定为:当渔网随旋转支架旋转过程中,渔网边缘配重体所形成的离心力大于脱钩器的脱钩力时,脱钩器自动脱钩解除与配重体之间的悬吊连接,渔网在配重体离心作用下形成撒网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支架(302)下方的各脱钩器(4)的脱钩力沿旋转支架旋转的环形方向呈渐变设置,该渐变设置使渔网(5)随旋转支架旋转脱钩时形成逐个脱钩,即脱钩力小的脱钩器先脱钩,脱钩力大的脱钩器后脱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脱钩器(4)包括钩座(401)、档杆(405)、扭簧(403),钩座与旋转支架底部固定连接,且钩座集成设有钩部(402),所述档杆一端与钩座铰接,所述扭簧置于所述钩座内,扭簧其中一个扭簧支脚抵紧于钩座,另一个扭簧支脚抵紧所述档杆,扭簧使所述档杆与钩座的钩部相抵形成封闭的钩环,所述脱钩器与渔网(5)连接时,渔网边缘的各配重体(502)所连接的网线分别穿接于对应位置脱钩器的钩环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1)前端设有由所述控制器控制的摄像头(2),飞行器底部设有控制飞行器飞行高度的海平面距离感测器(6),所述遥控器设有显示摄像头影像信息的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1)底部设有由电动葫芦拉线控制的鱼群探测器(7),初始状态下,鱼群探测器定位于飞行器底部,当电动葫芦放线时,鱼群探测器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电动葫芦由所述控制器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1)底部设有由所述遥控器和控制器控制的电动撒饵装置(9)和照明装置(8)。
7.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捕鱼装置的工作方法为:通过所述遥控器控制飞行器(1)飞行至指定捕鱼区域的上空,遥控开启所述电机(301),电机带动所述旋转支架(302)旋转,旋转支架的脱钩器(4)带动渔网(5)旋转,渔网的配重体(502)随旋转加速,离心力逐渐增大,最终配重体的离心力大于脱钩器的脱钩力,实现脱钩,渔网被甩开形成撒网状落入捕鱼区域中;待渔网沉网后,通过人工收回飞行器和渔网,完成捕鱼操作。
8.一种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捕鱼装置的工作方法为:通过所述遥控器控制飞行器(1)飞行至指定捕鱼区域的上空,遥控开启所述电机(301),电机带动所述旋转支架(302)旋转,旋转支架的脱钩器(4)带动渔网(5)旋转,渔网的配重体(502)随旋转加速,离心力逐渐增大,最终配重体的离心力大于所述扭簧(403)对档杆(405)的弹簧力,即配重体所连接的网线撑开所述档杆,从所述脱钩器的钩环中滑出,渔网的配重体在离心力作用下逐个甩出,使渔网逐渐张开形成撒网状并落入捕鱼区域中;待渔网沉网后,通过人工收回飞行器和渔网,完成捕鱼操作。
9.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空监测捕鱼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捕鱼装置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tep1:开始;
Step2:开启遥控器和飞行器(1)各功能,初始设定飞行器的起始点坐标(X1、Y1),起始高度H,海平面飞行高度H1,捕鱼高度H2,搜索范围半径R;
Step3:选择捕鱼模式,若选择手动,则执行Step4;若选择自动,则执行Step9;
Step4:遥控飞行器,并配合摄像头(2),达到指定捕鱼区域;
Step5:是否切换为自动捕鱼模式,若是,则执行Step10;若否,则执行Step6;
Step6:根据摄像头捕捉的信息,遥控控制飞行器,确定鱼群方位;
Step7:选择抛网模式,若选择自动抛网,则执行Step13;若选择手动抛网,则执行Step8;
Step8:遥控控制电机(301),电机带动抛网机构(3)的旋转支架(302)旋转,旋转支架的脱钩器(4)带动渔网(5)旋转,渔网的配重体(502)随旋转加速,离心力逐渐增大,最终配重体的离心力大于脱钩器的脱钩力,实现脱钩,渔网被甩开形成撒网状落入捕鱼区域中,抛网后执行Step17;
Step9:飞行器根据定位信息,并配合海平面感测器,以海平面高度H1自动飞行到指定坐标点(X2,Y2);
Step10:飞行器自动开启所述电动葫芦,投放所述鱼群探测器(7),探测鱼群位置;
Step11:是否探测到鱼群位置,若是,则执行Step13;若否,则执行Step12;
Step12:按初始设定的搜索范围半径R,改变飞行器飞行位置,继续探测鱼群位置,并执行Step11;
Step13:飞行器飞行至鱼群位置的正上方,摄像头的摄像方向自动调整至正对于鱼群所在的海平面;
Step14:鱼群探测器探测鱼群信号是否减弱,若是,则执行Step15;若否,则执行Step16;
Step15:摄像头是否侦测到鱼群,若是,则执行Step16;若否,则执行Step12;
Step16:控制电动葫芦收线,收回鱼群探测器,飞行器根据摄像头的影像自动调整至抛网位置(X3,Y3),抛网高度H2,并自动开启电机,电机带动抛网机构的旋转支架旋转,旋转支架的脱钩器带动渔网旋转,渔网的配重体随旋转加速,离心力逐渐增大,最终配重体的离心力大于脱钩器的脱钩力,实现脱钩,渔网被甩开形成撒网状落入捕鱼区域中;
Step17:当渔网沉网后,通过人工收回渔网和飞行器,捕鱼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信息工程学院,未经泉州信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410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