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8836.5 | 申请日: | 2020-05-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75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魏光明;石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泰民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C21/00 | 分类号: | C22C21/00;C22C1/04;B22F3/18;B22F3/10 |
| 代理公司: | 济南誉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40 | 代理人: | 薛鹏喜 |
| 地址: | 250102 山东省济南市中国(山东)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特种 合金 阻隔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所述阻隔抑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硅0.3~0.4%、铁0.7~0.9%、铜0.2~0.3%、锰2.5~3.5%、镁0.1~0.2%、锌0.2~0.3%、钛0.1~0.2%、银0.4~0.6%、镍0.01~0.03%、余量为铝。本发明公开了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的制备方法,先通过先将各金属粉末混合预热,再烧结,温轧成原坯,最后轧制成箔,切缝拉伸制得。本发明制备的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导电性能好,不易坍塌、不易产生碎屑;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方法耗能小,原料结合性好,不易发生形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阻隔抑爆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
背景技术
在可燃性液体或气体的存储和运输领域,人们都会小心防护;但尽管这样,由于一些不可预见的、突发性的原因,致使化工厂、炼油厂、加油站、汽车、运油车、油库、储油罐等发生事故而引发爆炸,给国家和人民财产造成了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鉴于市场的需要,世界各国相继研制了各种抑爆材料,如聚氨酯泡沫,纸型材料,胶片材料等,但这几种材料在石油产品中化学稳定性差,非常易于裂解破碎,造成液体污染,不适宜长期使用。石油制品燃烧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三个要素,氧气,可燃物及温度,只要切断一个要素,爆炸就不会发生。经过几年上百次的反复配方试验,有人开发出了材料叠层中的网眼组成蜂窝状的特殊结构,把油罐油箱气瓶内腔分成成千上万个无数很小的“小隔室”,这些“小隔室”可以有效的抑制火焰的传播,同时这种特殊结构在单位体积具有较好的导热性,可以迅速地将燃烧释放出的绝大部分热量吸收掉,使燃烧反应后的最终温度大大降低,反应气体的膨胀程序为缩小, 容器的压力值增高很小,符合效应。
虽然现在还有聚氨酯发泡成型阻隔防爆材料、注塑成型球型非金属阻隔防爆材料等其他阻隔抑爆材料,但这两种材料工作温度低、热传导差。所以铝合金阻隔防爆材料仍然是主流产品,铝合金材质箔材的蜂窝结构可以阻抗爆炸瞬间的能力释放,吸收爆炸产生的高温并迅速向外散热,阻止火焰的蔓延与扩大,为存储和运输的安全提供保障。但常见的铝合金材质箔材,存在脆率大、延伸率低、防腐蚀性能差的缺陷,并且在加工容易出现变形、损伤,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坍塌和脆裂。致使容器不能达到预定的抗暴性能。所以需要对铝合金的成分和组成进行调整,使其不易坍塌、不易产生碎屑。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导电性能好,不易坍塌、不易产生碎屑;制备方法耗能小,原料结合性好,不易发生形变。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所述阻隔抑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硅 0.3~0.4%、铁 0.7~0.9%、铜 0.2~0.3%、锰 2.5~3.5%、镁 0.1~0.2%、锌0.2~0.3%、钛 0.1~0.2%、银 0.4~0.6%、镍 0.01~0.03%、余量为铝。
优选的,所述阻隔抑爆材料包括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硅 0.35%、铁 0.8%、铜0.25%、锰 3.0%、镁 0.15%、锌 0.25%、钛 0.15%、银 0.5%、镍 0.02%、余量为铝。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原料混合均匀,预热除去水分,将原料轧制成板带;
(2)轧制的板带在氮气保护下直接进行烧结,得烧结板带;
(3)烧结板带冷却至 200℃后进行温轧制成变形量为30%的原坯板带;
(4)将原坯板带轧制成特种合金箔;
(5)将特种合金箔切缝整形后,拉伸扩展成特种合金箔网,将特种合金箔网叠制成形,得到蜂窝状特种合金阻隔抑爆材料。
优选的,步骤(1)中,所述轧制的压力为1500K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泰民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泰民安防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8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