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衬底托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8628.5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1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31 |
| 发明(设计)人: | 金鹏;王占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23C14/50 | 分类号: | C23C14/50;C23C16/458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刘歌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衬底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衬底托,用于支撑衬底,在衬底上进行材料生长,其中,所述衬底托包括:基座和支撑装置;所述基座为环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第一端与所述基座一体相连;所述支撑装置第二端为弧面结构,且与所述衬底下表面相切。本公开中通过减小支撑装置与衬底的接触面,降低支撑装置与衬底之间的热传导,实现衬底表面高均匀性温度分布,提高材料生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材料生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衬底托。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金属、拓扑绝缘体、磁性材料、有机化合物半导体等材料的薄膜生长中,通常会使用分子束外延、化学气相沉积、热蒸发镀膜、电子束蒸发镀膜、磁控溅射、原子层沉积、脉冲激光沉积等材料生长设备。
这些设备在进行材料生长时通常是在特定的衬底上生长的,为了方便交接传递以及在生长过程中旋转,衬底并不是直接固定在衬底加热器上,而是通常安装或放置在衬底托上,进而衬底托再安装在衬底加热器上,实现生长过程中的衬底加热。所以衬底托的结构形式对材料生长较为重要,并且对衬底表面的温度分布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对于尺寸较大的衬底以及生长面朝下的衬底安装形式,目前的衬底托普遍采用边缘承载式结构形式,但衬底托与衬底下表面的接触面积较大,衬底托与衬底之间存在较大的热传导,导致了沿衬底径向的温度分布不均匀,影响材料生长质量。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衬底托,以至少部分解决以上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衬底托,用于支撑衬底,在衬底上进行材料生长,其中,所述衬底托包括:
基座,为环状结构;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第一端与所述基座一体相连;所述支撑装置第二端为弧面结构,且与所述衬底下表面相切,以减小支撑装置与衬底的接触面,降低支撑装置与衬底之间的热传导。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为环状结构;所述支撑装置的截面为圆形和/或半圆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装置包括:
多个支撑块,在所述基座上绕中心轴线均匀分布;所述支撑块为球状和/或半球状。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多个限位块,设置于所述基座的内壁面上,所述限位块绕所述衬底侧壁均匀分布。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与所述衬底侧壁相接触的端部为弧面结构。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3-10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的数量为3-10个。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包括:
第一孔,所述第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衬底的直径;
第二孔,所述第二孔的直径小于所述衬底的直径;所述第二孔与所述第一孔的交汇处形成一台阶平面,所述支撑装置第一端与所述台阶平面一体相连。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装置的材料为钼、钽、钛中一种或多种。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衬底托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一部分:
(1)本公开支撑装置的端部为弧面结构,以较小的接触面积承载衬底,有效降低衬底与衬底托之间的热传导。
(2)本公开限位块,对衬底进行空间限位,并且与衬底侧壁接触较小,可降低衬底与衬底托之间的热传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862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