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5064.X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杜孝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39/12 | 分类号: | B65G39/12;B65G15/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 代理人: | 徐文恭;陈波 |
| 地址: | 24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状 输送 机用托辊 结构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结构,包括座板、中间托辊、侧托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座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接有轨道,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滑座,滑座上固接有第一轴杆,座板上固接耳座,中间托辊转动连接在耳座之间,耳座的外侧固接有第二轴杆,第二轴杆上转动连接蜗轮,侧托辊铰接在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之间,第一转轴的顶部固接有与蜗轮啮合的蜗杆,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上料段与输送段之间,输送段与下料端之间设置多个本装置,可以使得输送带的过渡更加平滑,在具体使用的时候,各对侧托辊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从而便于具体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状带式输送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结构。
背景技术
管状带式输送机是一种新型的环保输送装置,其承载和回程分支的输送带卷曲成管形,它是一种兼有管道输送和带式输送的新型输送机,具有输送倾角大,曲率半径小,机身横截面积小,三维空间弯曲输送,输送带不跑偏,便于输送线路布置、维护、管理等优点。
其一般用于输送煤炭、矿石、粮食、水泥、纸浆以及混凝土等各种块状与粉状物料,在物料的输送段,其输送带卷绕成圆筒形状,因此,在粉料输送的过程中,可以有效避免粉料扬尘的现象,而在其进料段和出料段,其输送带又展开成平面状,从而便于物料的上料和下料。
输送带在上料端和输送段之间由平面过渡成圆筒形,而又从输送端的圆筒形过渡到下料段的平面形,为保证过渡的平滑,一般设置由过渡端,过渡端的侧辊倾斜度逐渐变化,从而保证了过渡的平滑。
但是在现有技术中,过渡端设置的多组侧辊具有固定的倾斜度,在使用的时候难以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结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管状带式输送机用托辊结构,包括座板、中间托辊、侧托辊、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
所述座板的下表面左右对称固接有支架板,座板的上表面左右对称固接有弧形的轨道,各轨道上滑动连接有滑座,各滑座上通过对称设置的第一轴座固接有第一轴杆,所述第一轴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到前后的两个第一轴座外;
所述座板的上表面固接有一对耳座,所述中间托辊转动连接在耳座之间,各所述耳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成对的第二轴座转动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的前后两端分别伸出到前后的两个第二轴座外,各对所述第二轴座之间的第二轴杆上固接有蜗轮;
左侧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的前端与后端之间均设置所述侧托辊,右侧的第一轴杆和第二轴杆的前端与后端之间也设置所述侧托辊,还包括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的两个竖板之间转动连接所述侧托辊,U形之间的两个竖板外侧均固接有转座,其中一个转座与第一轴杆固接,另一个转座与第二轴杆固接;
所述第一转轴与座板转动连接并左右对称设置,各第一转轴的顶部固接有蜗杆,左右的两个蜗杆分别与左右的两个蜗轮啮合,各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固接有传动轮;
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转轴之间的座板下表面,第二转轴与右侧所述第一转轴之间的座板下表面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三转轴上均固接有驱动轮,左侧的驱动轮与传动轮通过皮带联动,右侧的驱动轮与传动轮也通过皮带联动,所述第二转轴的底部固接有从动齿轮,所述第三转轴上固接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第三转轴的底部还固接有旋钮。
进一步地,所述蜗杆的导程角小于蜗轮和蜗杆之间的当量摩擦角。
进一步地,左右两侧的所述轨道分别以左右两侧的所述第二轴杆为回转中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为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皮带为三角带。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的外壁设有防滑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华宏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506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