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气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4563.7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10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会;滕延平;温文;温玉芬;王凯濛;刘猛;钟婷;徐华天;蓝卫;张鑫;马霖;刘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5/06 | 分类号: | F17D5/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董亚军 |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油 管道 打孔 油气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气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属于石油气管道防盗领域。监测方法包括:将输油气管道分为多个监测段;监测每个监测段上的管地电位偏移量,电位偏移量包括正向偏移量和负向偏移量;若监测段同时具有正向偏移量和负向偏移量,并根据监测的管地电位偏移情况的特征,将对应的监测段确定为疑似打孔盗油气段;对所有疑似打孔盗油气段进行排查,以确定出实际打孔盗油气段。本公开可以准确找出打孔盗油作业的位置,并避免少测漏测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石油气管道防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气的监测方法及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输油气管道是石油气运输的重要部分,用于输送石油气。
打孔盗油气是国内管道运营企业面临的突出的安全风险之一。据统计,国内近10年公开报道的管道安全事故,外部风险因素是引起管道事故的主要原因,其中人为影响(偷盗油气)引起的事故占10%。常见的打孔盗油气作业方式有焊接式、抱箍式、钢钎式和粘接式。
打孔盗油气问题给管道企业带来的风险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1)打孔盗油气给管道企业带来了严重安全隐患。盗油气分子实施打孔盗油气焊接作业往往时间仓促,焊接质量低下,很容易发生油气泄漏事故,导致严重环保事件。(2)打孔盗油气事件可导致重大直接经济损失。(3)打孔盗油气事件可导致公司面临巨大社会舆论压力,产生恶劣社会影响。
在相关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打孔盗油气问题,主要采取以下技术措施:通过管道泄漏监测系统,采集输油气管道沿线各站场和阀室的压力、流量等管道运行参数。利用监测输油气管道泄漏所产生的负压波和流量输差,来进行输油气管道泄漏事件的识别和定位。
然而,管道泄漏监测系统对较大量油气的泄漏实时报警和定位精度高,但是对小泄漏敏感程度有待提高,存在少测漏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气的监测方法,可以避免少测漏测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输油气管道打孔盗油气的监测方法,所述监测方法包括:
将输油气管道分为多个监测段;
监测每个所述监测段上的电位偏移量,所述电位偏移量包括正向偏移量和负向偏移量;
若所述监测段同时具有正向偏移量和负向偏移量,则将对应的所述监测段确定为疑似打孔盗油气段;
对所有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进行排查,以确定出实际打孔盗油气段。
可选地,所述监测每个所述监测段上的电位偏移量,包括:
将所述输油气管道的阴极保护电位设为每个所述监测段的基准电位值;
测量每个所述监测段的实际电位值;
根据每个所述监测段的实际电位值和基准电位值,计算得到每个所述监测段上的电位偏移量。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进行排查,包括:
获取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的电位偏移时刻;
若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的电位偏移时刻在48小时内出现过重合,且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的电位偏移时刻在轨道交通的运营时间内,则不将对应的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确定为所述实际打孔盗油气段。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进行排查,包括:
若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的电位偏移量不大于电位偏移阈值,则不将对应的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确定为所述实际打孔盗油气段。
可选地,所述对所有所述疑似打孔盗油气段进行排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45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