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交联结构特征的氮化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及产品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33520.7 | 申请日: | 2020-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348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刚;吴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1B21/082 | 分类号: | C01B21/082 |
| 代理公司: | 无锡中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59 | 代理人: | 刘亚波 |
| 地址: | 215628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交联 结构 特征 氮化 纳米 合成 方法 产品 应用 | ||
1.具有交联结构的氮化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三聚氰胺为原料,经氢氧化钠溶液水热处理后得到“三聚氰酸/三聚氰胺”超分子前驱体;所述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为:0.1~1mol/L;所述水热处理过程在160℃或165℃或170℃或175℃温度条件下水热,水热时间控制在8h或9h或11h或12h,然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即得到所述“三聚氰酸/三聚氰胺”超分子前驱体,所述“三聚氰酸/三聚氰胺”超分子前驱体夹杂有少量未反应的三聚氰胺残留物质;将上述通过水热预处理得到的“三聚氰酸/三聚氰胺”超分子前驱体进行水洗干燥后,以碳纤维为微波吸收剂,将碳纤维和超分子前驱体按比例混合均匀放置在石英坩埚中;所述微波吸收剂与超分子前驱体的质量比为1∶(50~100),随后将石英坩埚盖上坩埚盖;将坩埚及物料放置于微波谐振腔中,抽真空至10kPa以下,经微波辐照处理后即可制得具有交联结构特征的石墨相氮化碳纳米管;所述微波辐照的功率为2~5kW;所述微波谐振腔温度为450~650℃;所述微波辐照时间为5~20min。
2.具有交联结构特征的氮化碳纳米管,其特征在于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的氮化碳纳米管的合成方法合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有交联结构特征的氮化碳纳米管在光催化、传感领域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未经张家港市东大工业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352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