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30824.8 | 申请日: | 2020-05-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7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陈涛;刘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4C3/293 | 分类号: | E04C3/293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许云花 |
| 地址: | 212008***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梁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及将两者相连接的双腹板,所述上翼缘板上端设有由若干三角形钢板单元组合而成的压型钢板,该压型钢板上设有将其包裹并形成空腔的圆弧板,所述空腔内填充设置混凝土;制备时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及双腹板固定连接后,在上翼缘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压型钢板,并在压型钢板上设置圆弧板,在填充混凝土时,先在圆弧钢板上设置灌料口,通过该灌料口浇注混凝土即可。本发明组合梁充分发挥了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具有强度高、抗扭刚度大,整体性能好等优点;且该组合梁制备工艺便捷,可操作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梁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混凝土组合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我国发展较快,工程应用实践证明,组合结构充分利用了钢结构优异的抗拉性能和混凝土结构优异的抗压性能,可以用传统的施工方法和简单的施工工艺获得优良的结构性能,具有预制装配、快速施工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化结构对功能的需求,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适合我国现代化基础建设的国情,已成为结构体系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钢管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兴的组合结构,主要以轴心受压和作用力偏心较小的受压构件为主,被广泛使用于框架结构中(如厂房和高层)。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迅速发展是由于它具有良好的受力性能和施工性能,承载力高且延性好抗震性能优越,具体表现在:承载力高延性好、施工方便工期短、有利于钢材的防火、耐腐蚀性能好。
然而,现有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存在抗扭刚度差、混凝土与翼缘板易发生滑移、整体稳定性不足等缺点。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抗扭刚度强且整体稳定性强的钢-混凝土组合梁;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该组合梁的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钢-混凝土组合梁,包括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及将两者相连接的双腹板,所述上翼缘板上端设有由若干三角形钢板单元组合而成的压型钢板,该压型钢板上设有将其包裹并形成空腔的圆弧板,所述空腔内填充设置混凝土。
进一步说,该组合梁采用的三角形钢板单元的数量为奇数个。优选可为3个,形成波浪式的压型钢板。且优选的三角形钢板单元为直角型钢板单元。
再进一步说,该组合梁采用的压型钢板的两侧延伸设有连接板,通过该连接板与上翼缘板连接固定。
更进一步说,该组合梁的圆弧板以上翼缘板的中点为圆心形成半圆包拢压型钢板形成整体。压型钢板和圆弧板均以上翼缘板的中心轴对称设置。
本发明制备上述组合梁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上翼缘板、下翼缘板及H型钢固定连接后,在上翼缘板的上端固定设置压型钢板,并在压型钢板上设置圆弧板,在填充混凝土时,先在圆弧钢板上设置灌料口,通过该灌料口浇注混凝土,制得钢-混凝土组合梁。
有意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显著优点为:该组合梁通过将压型钢板与圆弧板相结合,同时结合混凝土,进而充分发挥了钢材与混凝土的材料性能,具有强度高,抗扭刚度大,整体性能好等优点;同时,本发明加大了受压翼缘板的宽度,加大了截面惯性矩,大大提高了梁的整体稳定;此外,该组合梁制备工艺便捷,可操作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组合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组合梁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组合梁采用的压型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308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博大数据舆情分析方法
- 下一篇:乳腺结节穿刺定位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