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25504.3 | 申请日: | 2020-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731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 发明(设计)人: | 熊江勇;李重重;庄丽丽;王红然;张世刚;段付德;李昕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5/0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002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螺旋 锥杆钻拉 油箱 排油孔 设备 | ||
1.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装置(200)和工作主机(300);
所述工作主机(300)包括机架(310)和油杯(361),所述油杯(361)连接在所述机架(310)的顶端;
所述机架(310)连接在所述升降装置(200)的输出端,所述机架(310)内连接有液压缸(320),所述液压缸(320)的输出端连接有蜗轮蜗杆减速装置,所述蜗轮蜗杆减速装置上连接有螺旋锥杆(350);
所述螺旋锥杆(35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螺旋锥杆(350)的顶端位于所述油杯(361)内,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螺旋锥杆(350)的顶端位于所述油杯(361)的上方;
所述液压缸(320)和所述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工作带动所述螺旋锥杆(350)上升并转动,所述螺旋锥杆(350)从第一状态运动至第二状态;所述液压缸(320)工作带动所述螺旋锥杆(350)下降,所述螺旋锥杆(350)从第二状态运动至第一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锥杆(350)包括圆柱体(353)和锥部(351),所述锥部(351)连接在所述圆柱体(353)的顶端,所述锥部(351)的外周设有螺旋体(3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61)的顶面设有上密封圈(36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小推车(100),所述小推车(100)和所述升降装置(200)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200)的底端连接有支撑板(20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61)侧面的底端连通有放油管(36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包括驱动装置和蜗轮蜗杆减速器(330),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330)包括减速器壳体、蜗轮(333)、转轴(334)和蜗杆(336),所述转轴(334)转动连接在所述减速器壳体内,所述转轴(334)的顶端和所述螺旋锥杆(350)相连接,所述蜗轮(333)套接在所述转轴(334)的外周,所述蜗轮(333)和所述蜗杆(336)相啮合;
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所述蜗杆(336)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34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10)和油杯(361)之间连接有下密封圈(364),所述螺旋锥杆(350)套接在所述下密封圈(364)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液控制螺旋锥杆钻拉油箱排油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杯(361)为敞口杯状,所述螺旋锥杆(350)位于所述油杯(361)的中心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255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觉提供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制冷管及制冷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