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压裂液乳液原液及制法、滑溜水和悬砂压裂液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4706.8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35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建;贾振福;辛勇亮;邹旭辉;王立祥;王愉;刘挺;秦鹏;张磊;屈川;曹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压裂公司;四川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F220/56 | 分类号: | C08F220/56;C08F220/06;C08F220/58;C09K8/68;C09K8/88 |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王伟 |
| 地址: | 12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裂液 乳液 原液 制法 滑溜 悬砂压裂液 | ||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改造压裂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液乳液原液及制法、滑溜水和悬砂压裂液,压裂液乳液原液主要由油相和水相通过聚合反应制成;制法包括:向水相中加入分子量调节剂和除金属离子剂,并调节水相的pH值为弱酸性;将其与油相混合搅拌,至混合相的粘度为1000‑1200mPa.s,氮气保护,降温至10℃以下,加入引发剂,控制反应温度不超过40℃,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得到压裂液乳液原液。滑溜水中压裂液乳液原液的质量分数为0.06‑0.12%;悬砂压裂液中压裂液乳液原液的质量分数为1‑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不能一剂多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气田改造压裂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裂液乳液原液及制法、滑溜水和悬砂压裂液。
背景技术
压裂液是指由多种添加剂按一定配比形成的非均质不稳定的化学体系,是对油气层进行压裂改造时使用的工作液,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地面设备形成的高压传递到地层中,使地层破裂形成裂缝并沿裂缝输送支撑剂。
在地面采用高压大排量的泵,利用液体传压的原理,将压裂液以大于油层的吸收能力的压力向油层注入,并使井筒内压力逐渐升高,从而在井底憋起高压,当此压力大于井壁附近的地应力和地层岩石的抗张强度时,便在井底附近地层产生裂缝:继续注入带有支撑剂的携砂液,裂缝向前延伸并填以支撑剂,关井后裂缝闭合在支撑剂上,从而在井底附近地层内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尺寸和高导流能力的填砂裂缝,使井达到增产增注的目的。
一种多功能乳液型耐盐压裂液及其制备方法(CN110437817A),该专利中所述的多功能压裂液所用添加剂多,包括助排剂、粘土稳定剂、交联剂、聚合物破坏剂、聚合物破坏助剂等添加剂,施工时复杂,程序繁多,无形中增加其成本。
一种抗盐多功能压裂液及制备方法(CN110467911A),该专利中为了增加其悬砂性能,需要使用添加剂交联剂提高其性能,增加了施工难度和人力成本,并且增加了破乳剂,导致其添加剂种类繁多,施工复杂。
上述两篇专利其施工简易性较差成本高,需要用添加剂和交联剂才能够悬砂。
发明人发现,上述两篇专利以及市场上的其它现有压裂液均很难满足一剂多用,即配制不同的滑溜水和携砂液需要使用不同的压裂液乳液原液;现有的滑溜水和携砂液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体系,均需要提前配液,目前无法做到在线连续配液;将其用于油田上还需添加破乳剂才能实现。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或改善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的至少一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裂液乳液原液及制法、滑溜水和悬砂压裂液,解决现有压裂液无法实现一剂多用的问题,采用该压裂液乳液原液制成的滑溜水和悬砂压裂液,使用时无须添加剂,即可实现自交联,无须提前配液,能够实现连续配液。
为了解决现有压裂液无法实现一剂多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压裂液乳液原液,它主要由油相和水相通过聚合反应制成;
所述水相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烯酰胺15-20%、丙烯酸的水溶盐7-10%、AMPS的水溶性盐5-10%、N,N′-二双丙酮丙酰胺基乙二胺2.5-5%、余量为水;所述水相为弱酸性;
所述油相由如下组分组成:白油、乳化剂和水。
进一步的,所述油相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10号白油85%、span80乳化剂10%和吐温60乳化剂5%。
进一步的,所述水相由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丙烯酰胺17.5%、丙烯酸的水溶盐7.76%、AMPS的水溶性盐5.8%、N,N′-二双丙酮丙酰胺基乙二胺2.9%、余量为水。
进一步的,所述油相与水相的重量比为3:7。
进一步的,所述原液的粘度为1000-1200mPa.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压裂公司;四川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集团长城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压裂公司;四川申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47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