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2574.5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刘宗杰;魏亚军;许磊;宋娜;李开灿;董振;徐斌;邱雨;张超;于永进;许慈;魏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31/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闫圣娟 |
| 地址: | 272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配电网 故障 自动 诊断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实时获取电网的电压和电流录波数据,截取包括设定时间内故障段的录波数据;
根据截取的录波数据,提取电参数的变化趋势特征数据;
求取提取后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特征数据与历史故障趋势特征数据集相关性,根据相关性最大对故障进行分类,获得故障类型;
根据提取的电参数变化趋势特征数据以及分类获得的故障类型,以及设定的故障分类规则,获得精确的故障相别,得故障诊断结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其特征是:电压和电流波形中包含的电参数特征包括:相量、相角、相角跳变、故障开始时间、故障结束时间、故障持续时间、故障起始角、信号频率、高频分量、故障类型和电流中断力矩;
或者,故障类型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相间短路故障、两相接地短路故障和三相故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截取包括设定时间内的故障段的录波数据的步骤,包括对电压和电流波形进行分析,故障开始时间和故障结束时间特征的提取,采用如下方法:
对获取的电压和电流波形进行傅里叶变换;
根据变换后的数据计算波形的均方根值,绘制均方根变化曲线;
设置第一均方根阈值,大于第一均方根阈值的数据段对应的时间即为故障时间,从而确定故障开始时间和故障结束时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提取故障前后的各相电路的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的方法,具体为:采用叠加原理得到叠加向量,取叠加向量的绝对值作为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故障分类规则如下:
设定基于相似性判断所得故障类型Fp、电参数变化幅度阈值μ1、表征两个电参数变化幅度相差大小的第一比值阈值μ2以及表征零序分量变化幅度与其他相变化幅度相差大小的第二比值阈值μ3;
三相电路比较,电参数变化最大的相为该相电路相对地的故障;
比较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其中两相变化超出电参数变化幅度阈值,并且两相电路的电参数的变化幅度的比值小于第一比值阈值μ2,如果零序分量变化小与变化较大的两相变化特征值的比值小于设定第二比值阈值μ3,为两相间的短路故障;否则,零序分量变化小与变化较大的两相变化特征值的比值不小于设定第二比值阈值μ3,为该两相的对地故障;
比较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当三相电路的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均大于电参数变化幅度阈值μ1,其中两相电路的电参数的变化幅度的比值大于第一比值阈值μ2,如果零序分量变化数据与该两相中任一相的变化特征值的比值小于设定第二比值阈值μ3,为两相间的短路故障;否则,如果零序分量变化数据与该两相中任一相的变化特征值的比值大于设定第二比值阈值μ3,为该两相的对地故障;
比较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当三相电路的电参数变化特征数据均大于电参数变化幅度阈值μ1,任意两相电路的电参数的变化幅度的比值均小于第一比值阈值μ2,如果零序分量变化数据与A相的变化特征值的比值小于设定第二比值阈值μ3,为三相不接地故障;否则,如果零序分量变化数据与A相的变化特征值的比值不小于设定第二比值阈值μ3,为三相接地故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录波数据的配电网故障自动诊断方法,其特征是:求取提取后的电参数的变化趋势特征数据与历史故障趋势特征数据集相关性,计算两个数据集的皮尔逊相关系数,根据皮尔逊相关系数大小确定相关性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济宁供电公司;山东科技大学;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257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