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410675.9 | 申请日: | 2020-05-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7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昕茹;张晓玉;田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7/41 | 分类号: | G01S7/41 |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李世喆 |
| 地址: | 250100 山东省济南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雷达 接收 回波 进行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接收雷达发来的每个扫描周期生成的雷达探测数据,其中,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所述雷达探测数据中包括每个回波的回波探测数据;根据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雷达探测数据,确定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疑似假回波,以及每个所述疑似假回波对应的真实目标;确定同一个所述真实目标是否连续n个扫描周期均存在疑似假回波,如果是,则将所述真实目标的疑似假回波确定为假回波。本发明提供了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识别假回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雷达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雷达技术领域,由于雷达电磁波发生多重反射现象等原因,雷达会接收到假回波,这些假回波会导致雷达识别出虚假目标。举例来说,在航海雷达工作环境中,存在具有较强反射特性的大桥,雷达电磁波发射出去后,经过船舶等真实目标的反射,达到了大桥,大桥在将该部分电磁波反射回真实目标,在由真实目标反射回雷达,雷达接收到的该部分电磁波就是假回波。由大桥反射产生的假回波形成的虚假目标具有极强的目标特征和运动特征,使得工作人员无法通过雷达的显示判断出目标的真假,大大影响工作效率,容易造成误判目标航迹以及航行发生危险等情况。现有技术中没有识别假回波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能够识别假回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对雷达接收到的回波进行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接收雷达发来的每个扫描周期生成的雷达探测数据,其中,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所述雷达探测数据中包括每个回波的回波探测数据;
根据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雷达探测数据,确定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疑似假回波,以及每个所述疑似假回波对应的真实目标;
确定同一个所述真实目标是否连续n个扫描周期均存在疑似假回波,如果是,则将所述真实目标的疑似假回波确定为假回波。
可选地,
所述回波探测数据中包括:所述回波对应的目标与雷达的距离信息和所述回波对应的目标的方位信息;
所述根据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雷达探测数据,确定每个所述扫描周期的疑似假回波,以及每个所述疑似假回波对应的真实目标,包括:
针对每个所述回波的所述回波探测数据,均执行:根据当前回波的所述距离信息和所述方位信息,确定当前回波对应的当前目标与所述雷达的距离和所述当前目标的方位;
从所述至少一个回波对应的目标中,确定至少一组待识别目标,其中,具有相同方位的至少两个目标为一组所述待识别目标;
针对每组所述待识别目标,执行:
根据当前组中每个所述待识别目标与所述雷达的距离,确定当前组中任意两个待识别目标之间的目标距离;
根据每个所述目标距离,判断当前组的待识别目标对应的回波中是否存在所述疑似假回波,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疑似假回波,以及每个疑似假回波对应的真实目标。
可选地,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
确定产生所述假回波的干扰源的位置;
所述根据每个所述目标距离,判断当前组的待识别目标对应的回波中是否存在所述疑似假回波,如果是,则确定所述疑似假回波,以及每个疑似假回波对应的真实目标,包括:
根据所述干扰源的位置,确定当前组的每个所述待识别目标与所述干扰源之间的第一距离范围;
针对当前组的每个所述待识别目标,执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汇贸电子口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106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