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07211.2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3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成;徐令令;王健;李迎华;曹园山;陈伟;顾媛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B63B71/00 | 分类号: | B63B71/00;B63B71/20 |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8 | 代理人: | 聂启新 |
| 地址: | 21408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钢 金属 组合式 模块化 水下试验 模型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包括三大模块,分别为首部玻璃钢舱段、金属密封舱段和尾部玻璃钢舱段,所述金属密封舱段设置在中部,金属密封舱段的两端分别通过首部玻璃钢舱段法兰盘和尾部玻璃钢舱段法兰盘安装首部玻璃钢舱段和尾部玻璃钢舱段;采用模块化分段设计,通过首、尾玻璃钢舱段和金属密封舱段组合成一个整体水下模型。金属密封舱段代替天平密封盒,金属密封舱段本身也是模型外形尺寸的一部分,该模型设计适用于尺寸受限的水下模型,同时也适用尺寸不受限的水下模型,大大提高了模型的适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试验模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
背景技术
操纵性是船舶或者水下潜器重要性能之一,对于保证航行安全以及提高经济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船舶或者水下潜器的设计阶段,对其操纵性能的准确预报尤为重要,以便后续对操纵性进行分析和改进。
拘束模型试验是目前获得船舶或者水下潜器操纵性水动力的应用最为广泛,也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试验过程中,通过机械设备对试验模型添加强制性约束,强迫实验模型做规定的运动,如直线运动、回转运动等。在基准运动上迭加一个或多个扰动,定量地改变其扰动量,使用测力天平测量作用于模型上的水动力,通过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而获得各水动力系数,进而回归处理获得相应的水动力导数值。
拘束模模型是操纵性试验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常按照操纵性试验规程以及参考试验水池的几何参数对实际船舶或者潜器按照一定的缩比制作而成。模型的设计方案以及加工制作方式对后续获取的试验数据有着及其重要的影响。
传统的水下拘束模模型设计采用全玻璃钢的形式,在模型内部安装天平及天平密封盒,通过天平密封盒与模型进行连接。但是部分水下模型由于尺寸的限制,无法在模型内部安装天平密封盒,传统的模型设计不能满足试验要求,需要将模型的某一舱段进行整体密封设计,代替天平密封盒的功能,达到安装测力天平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从而满足试验要求,工作可靠、稳定。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玻璃钢金属舱段组合式模块化水下试验模型,包括三大模块,分别为首部玻璃钢舱段、金属密封舱段和尾部玻璃钢舱段,所述金属密封舱段设置在中部,金属密封舱段的两端分别通过首部玻璃钢舱段法兰盘和尾部玻璃钢舱段法兰盘安装首部玻璃钢舱段和尾部玻璃钢舱段;
金属密封舱段的结构为:包括金属舱舱体,所述金属舱舱体包含横向设置的密封舱筒体,所述密封舱筒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端面法兰盘,两个端面法兰盘外端面形成有连接凹槽,所述密封舱筒体上部设置有敞口,所述敞口的内部设置有天平固定板,所述天平固定板上通过天平螺钉安装有测力天平,所述测力天平的中部设置有天平支杆,所述密封舱筒体内上方还设置有密封舱密封平面,在密封舱密封平面处通过O型密封圈和紧固件安装金属舱密封盖板,所述金属舱密封盖板的中部开有圆孔,天平支杆穿过所述圆孔,天平支杆的外圆周面通过密封件与金属舱密封盖板配合连接,所述金属舱密封盖板的上表面还安装有上盖板中部支持架,所述金属舱密封盖板上部的两个端面法兰盘的内端面处设置有上盖板端面支持架,所述上盖板端面支持架和上盖板中部支持架的上方安装有玻璃钢上盖板,所述玻璃钢上盖板的中部同样设置有圆孔,天平支杆穿过圆孔,玻璃钢上盖板将敞口盖住,满足模型外形光滑表面。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首部玻璃钢舱段采用玻璃钢整体加工成型,内部安装首部玻璃钢舱段压铁基座,首部玻璃钢舱段上部留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首部玻璃钢舱段盖板。
所述尾部玻璃钢舱段采用玻璃钢整体加工成型,内部安装尾部玻璃钢舱段压铁基座,尾部玻璃钢舱段上部留有一个开口,所述开口处安装尾部玻璃钢舱段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72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