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移栽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04629.8 | 申请日: | 2020-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27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有小;李耀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飞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C11/02 | 分类号: | A01C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7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移栽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移栽器,其结构包括机架、转动轴、转动盘、移栽结构,转动轴贯穿于转动盘内侧,转动轴水平安装于机架下端,移栽结构竖直安装于转动盘之间,移栽结构包括进料口、活动架、固定杆、下料结构,活动架固定于固定杆之间,下料结构安装于活动架之间,进料口设于下料结构上端,本发明在活动架之间设置了下料结构,在挤压泥土的同时,对其进行引导进入,对幼苗根部进行了填埋,保证了幼苗的覆盖,进而增加了成活率;在开合箱侧端设置了引导结构,更好的对泥土进行引导,防止其在内侧附着,保证了幼苗根部的填埋覆盖,提高了幼苗的成活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农业移栽器。
背景技术
在农业种植中,通常对种子进行集中的培育,而后再长出幼苗后再进行移栽,便于之后的成长,在过去的移栽过程中,通常利用人工的挖洞种植,而此操作需要多次的进行弯腰,工作量较大,进而衍生出了农业移栽器,来对幼苗进行自动的移栽,但是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
由于幼苗在移栽移出土地时,根须较少其上端的泥土也将附着较少,并随着存放运输时的抖动,而使上端的泥土进一步的脱落,使其在移栽器对泥土展开移栽到土地时,湿润的泥土将向外挤压固定,而减少了种下幼苗四周泥土的滑落,使幼苗根本得不到充分的覆盖,降低了幼苗的成活率。
以此本申请提出一种农业移栽器,对上述缺陷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业移栽器,以解决现有技术由于幼苗在移栽移出土地时,根须较少其上端的泥土也将附着较少,并随着存放运输时的抖动,而使上端的泥土进一步的脱落,使其在移栽器对泥土展开移栽到土地时,湿润的泥土将向外挤压固定,而减少了种下幼苗四周泥土的滑落,使幼苗根本得不到充分的覆盖,降低了幼苗的成活率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农业移栽器,其结构包括机架、转动轴、转动盘、移栽结构,所述转动轴贯穿于转动盘内侧并且采用机械连接,所述转动轴水平安装于机架下端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移栽结构竖直安装于转动盘之间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移栽结构包括进料口、活动架、固定杆、下料结构,所述活动架固定于固定杆之间并且采用螺栓连接,所述下料结构安装于活动架之间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进料口设于下料结构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下料结构包括进料斗、下料口、侧板、开合结构,所述下料口设于进料斗下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侧板竖直安装于进料斗下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开合结构安装于侧板外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开合结构套设于进料斗下端并且与下料口相连通。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开合结构包括轴孔、开合箱、内槽、引导结构,所述轴孔贯穿于开合箱内侧上端,所述内槽设于开合箱内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引导结构固定于开合箱外侧并且相焊接。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引导结构包括支架、限位结构、引导块,所述限位结构嵌入安装于支架内侧并且固定连接,所述引导块固定于支架侧端并且相焊接,所述引导块设于限位结构下端。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通口、活动板、活动轴,所述通口设于活动板外侧,所述活动轴贯穿于活动板内侧并且固定于通口上端,所述通口设于引导块上端并且为一体化结构。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引导块包括块体、推动结构、内腔、顶尖,所述推动结构嵌入安装于块体内侧下端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内腔设于块体右侧并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块体沿着左上端向内汇聚形成顶尖。
对本发明进一步地改进,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活动杆、联动板、弹簧、滚轴、推板,所述活动杆嵌入于块体内侧并且采用活动连接,所述弹簧抵在活动杆上端,所述联动板左侧安装于活动杆上端并且采用铰链连接,所述滚轴铰链连接于联动板右侧并且抵在推板左侧,所述推板下端安装于块体内侧并且采用铰链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飞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飞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6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次供水双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耐火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