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404342.5 | 申请日: | 2020-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38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 发明(设计)人: | 周道辉;蔡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3/8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电动车 电池 包快换 固定 结构 | ||
1.一种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以构成电池包(2)于车辆的车身(1)上的装设,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包括:
卡接部,为于所述车身(1)上间隔设置的多个,各所述卡接部包括固设于所述车身(1)上的卡接筒(102),以及相对布置于所述卡接筒(102)内的两个卡块(202),且两所述卡块(202)之间由弹性件相连,并于两所述卡块(202)之间围构形成有通过部(206),于外力挤压下,两所述卡块(202)之间可沿所述卡接筒(102)的径向彼此远离而由所述卡接筒(102)内探出;
配合部,为与各所述卡接部一一对应地设于所述电池包(2)上的多个,所述电池包(2)上构造有供各所述卡接部通过的多个通孔,各所述配合部包括环对应的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的固定筒(203),以及设于所述固定筒(203)上的顶杆(204),且所述顶杆(204)可插入所述通过部(206)内,并挤压两所述卡块(202)以构成两所述卡块(202)间的彼此远离,并于所述固定筒(203)中设有可供探出状态的所述卡块(202)插入的卡孔;
相对于所述顶杆(204)的插入端,于所述顶杆(204)的另一端设有分置于所述固定筒(203)内外两侧的限位板和限位块(2041),且于所述固定筒(203)上设有供所述限位块(2041)滑出所述固定筒(203)的过孔(2032);
于所述固定筒(203)内设有位于所述过孔(2032)边缘的引导板(2031),所述引导板(2031)可与所述限位块(2041)抵接,并引导所述限位块(2041)由所述过孔(2032)滑出所述固定筒(203);
相对于所述限位板,于所述顶杆(204)的插入端设有以阻挡所述顶杆(204)脱出所述固定筒(203)的挡块(20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卡接筒(102)与所述车身(1)连接的一端设有矩形的固定块(101),所述通孔为随形于所述固定块(101)设置的矩形孔,所述固定筒(203)为环所述通孔的边缘设置的矩形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4)的插入端构造有以引导所述顶杆(204)插入所述通过部(206)内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为构造于所述顶杆(204)的插入端的锥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卡块(202)的端部构造有以引导所述卡块(202)卡入所述卡孔的引导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部包括分别设于所述卡块(202)两端的第一引导斜面,以及分别构造于所述卡块(202)两相对侧的第二引导斜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相对布置于两所述卡块(202)之间的两个弹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换电电动车电池包快换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204)可部分由所述固定筒(203)内伸出,而解除对所述卡块(202)的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帝亚一维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40434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阿胶板栗羹(糕)
- 下一篇:FD-SOI衬底结构、器件结构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