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醚醚酮管接头及其焊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92661.9 | 申请日: | 2020-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506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奇海;霍绍新;方良超;殷东平;瞿启云;姚芮;李磊;许春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B29C65/02;B29C65/7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叶濛濛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醚醚酮 管接头 及其 焊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聚醚醚酮管接头,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内设有环形凹槽和限位件,所述环形凹槽位于限位件与接头本体端部之间。本发明还提供上述聚醚醚酮管接头的焊接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聚醚醚酮管接头可以与聚醚醚酮管匹配,便于随后的焊接,采用本发明的聚醚醚酮管接头焊接面积大,焊缝连接强度高、密封性好,且焊缝外形美观,不存在溢胶料的堆积,焊接过程中通过限位件控制聚醚醚酮直管的进给深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接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醚醚酮管接头及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PEEK作为一种典型的特种工程塑料,具有很高的力学强度、优异的耐冲击性、耐疲劳性等。相比传统铝合金,PEEK材料在设计自由度、制造便利性和轻质高强等方面展现出强大的应用潜能,是世界公认的综合性能最优的工程塑料之一。PEEK成型的管路已在航空、汽车、油漆输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实现塑料管路的焊接,当前已有热板、超声、激光等多种方法,然而对于具有较高管内压要求的PEEK管路而言,传统的焊接结构形式—端面焊接,难以满足高强度高可靠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在振动、高低温冲击等复杂恶劣环境中,存在较大的管路泄露风险。激光焊接对管道材料的吸光吸热性能要求苛刻,超声焊接对端面的结构又有一定要求,且圆管塑料难以形成密封焊缝。利用塑料摩擦生热熔融焊接是一种较好的方法。但是传统的摩擦焊接在应用于PEEK管路时存在诸多局限。
例如公开号为CN104476770A的专利中发明了通过采用磨擦生热对等径管件端面进行热熔焊,一方面,该种方法仅适用于常见的低熔点普通工程塑料,如PA、PC等,对于高熔高强的PEEK特种工程塑料难以适用。另一方面,端面对接焊形成的焊缝强度弱,尤其是薄壁管件的焊接,壁厚仅有1mm左右,焊缝难以实现完全密封。采用承插焊接是焊接薄壁管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当前,常见的承插焊都采用热板等加热元件对管件以及接头分别加热,然后承插施压焊接。但该方法容易导致熔融后的管体黏附在加热元件上,加热时间难以精确掌控,长时间工作后,加热元件的杂质严重影响后续质量焊接。
常规的塑料/非金属焊接方法包括热板、超声、激光、红外、紫外、电磁感应、电阻热熔、旋转热熔。PEEK材料非透明,熔点高,焊缝位置设计在直管、管接头接触的圆柱侧面处,要求焊接面大,现有塑料焊接方法均无法实现有效焊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聚醚醚酮管接头传统的结构无法实现有效焊接,提供一种聚醚醚酮管接头。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聚醚醚酮管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所述接头本体的两端设有开口,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壁设有环形凹槽和限位件,所述环形凹槽位于限位件与接头本体端部之间。
工作原理:固定聚醚醚酮直管,转动聚醚醚酮接头,并移动聚醚醚酮接头靠近聚醚醚酮直管,二者在过盈配合下熔融焊接,焊接后,熔体均匀分布在接头本体的环形凹槽内,形成侧面的密封连接,保证焊接的气密性。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聚醚醚酮管接头可以与聚醚醚酮管匹配,便于随后的焊接,焊接过程中通过限位件控制聚醚醚酮直管的进给深度。
优选的,所述接头本体呈空心柱状,所述接头本体的内径比聚醚醚酮直管的外径小0.1-0.3mm。
有益效果:保证聚醚醚酮管接头内壁尺寸与聚醚醚酮直管外径尺寸的过盈配合量为0.1-0.3mm。
优选的,所述接头本体的外径为12-38mm,所述接头本体的壁厚为1-1.5mm。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与接头本体同轴设置。
优选的,所述环形凹槽的宽度为1-2mm,所述环形凹槽的深度为0.2-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926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