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6380.2 | 申请日: | 2020-05-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56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鸿珍;毛秀伟;王艳艳;沈佳辉;秦枫;贺家乐;张文正;胡强新;方子璐;陆燕;张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J3/16 | 分类号: | H04J3/16;H04L1/00;H04L1/1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杨华 |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传输 方法 装置 电子设备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提供的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设备,发送重复的数据单元,数据单元中包括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和校验码,接收到重复的数据单元后,从校验码正确的数据单元中,获取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因为数据单元重复的次数,依据传输信道的带宽确定,可见,能够充分利用高带宽,增加数据单元的冗余量,使得接收方可以通过校验码获取到正确的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所以通过利用冗余带宽可以提高业务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通信传输线路带宽逐步向100G甚至更大带宽演进。在超100G大带宽在电力OPGW架空光缆传输环境下,容易受到雷电天气的影响,而产生瞬间误码。所以,通信可靠性有待提高。
而在电力输变电网络中,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是一种核心生产业务。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的传输具有高可靠性的需求。
发明内容
申请人在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差动继保业务带宽很小,只有2M bit/s,通过提升承载带宽(比如:12M或24M),利用冗余带宽提升业务承载可靠性成为可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目的在于解决利用冗余带宽提升业务承载可靠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使用预设的传输信道,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中包括重复的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中包括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和校验码;所述校验码用于,所述数据的接收端获取所述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所述数据单元重复的次数,依据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确定。
可选的,所述数据单元重复N次;
所述N个所述数据单元的数据量,小于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且与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相当。
可选的,所述发送数据,包括:
发送OTN帧,所述OTN帧包括载荷字段,所述载荷字段的值为所述重复的数据单元。
可选的,所述校验码包括:
CRC校验码。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数据,所述数据中包括重复的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中包括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和校验码;所述数据单元重复的次数,依据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确定;
从校验码正确的所述数据单元中,获取所述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
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使用预设的传输信道,发送数据;其中,所述数据中包括重复的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中包括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和校验码;所述校验码用于,所述数据的接收端获取所述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所述数据单元重复的次数,依据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确定。
可选的,所述数据单元重复N次;
所述N个所述数据单元的数据量,小于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且与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相当;
发送模块用于发送数据,包括: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发送OTN帧,所述OTN帧包括载荷字段,所述载荷字段的值为所述重复的数据单元。
一种数据的传输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数据,所述数据中包括重复的数据单元,所述数据单元中包括差动继电保护业务数据和校验码;所述数据单元重复的次数,依据所述传输信道的带宽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63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旱烟加工用苦蒿发酵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优化就诊过程的医患交互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