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结合区块链的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3954.0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3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辉辉;张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魏辉辉 |
| 主分类号: | G06Q50/08 | 分类号: | G06Q50/08;G06Q10/06;G06T17/05;G06F21/62;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结合 区块 施工 区域 人员 停留 时间 热度 统计 方法 | ||
1.一种结合区块链的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构建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网络的输入为施工区域图像,网络的输出结果包括施工人员位置、施工人员是否停留时间过长的估计结果;
针对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推理请求,配置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推理区块链私链,并执行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推理;
其中,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由多个模块组成,包括:
人员检测编码器,用于对施工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人员热度特征图;
人员检测解码器,用于对人员热度特征图进行解码表征,得到人员热图;
热图叠加单元,用于对滑动时间窗口内的人员热图进行叠加,得到设定时间段内人员热图叠加结果;
停留时间热度统计单元,用于对人员热图叠加结果中热斑的像素值进行统计,得到人员停留时间热度;
人员位置获取单元,用于对人员热图叠加结果进行关键点回归后处理,得到人员位置坐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员检测编码器与人员检测解码器是人员热图获取子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施工区域图像中施工人员双脚中心与地面接触的位置进行热力点标注,作为施工区域图像的标注数据,利用施工区域图像及其标注数据训练人员热图获取子网络。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区块链私链包括:
在服务器集群上加载训练好的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所需参数;
从服务器集群中选择多个可用节点,将分别分布于不同可用节点的人员检测编码器、人员检测解码器、热图叠加单元、停留时间热度统计单元、人员位置获取单元所需参数作为对应节点的区块数据,按照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推理顺序将节点区块连接,生成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推理区块链私链。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块链私链中的区块对其要传输至下一区块的神经网络推理中间结果数据进行加密,对其从上一区块接收到的神经网络推理中间结果数据进行解密。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RC5算法进行加密、解密操作。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CIM技术构建城市工地信息模型,城市工地信息模型包括:城市工地三维建模信息、监控区域信息、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结果信息;利用可视化单元结合Web GIS技术对城市工地信息模型进行渲染,展示在前台页面。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视化单元包括:初始化模块,用于从城市工地信息模型获取城市工地三维建模信息,结合Web GIS技术对城市工地信息模型进行渲染,展示在前台Web页面,得到城市工地信息模型的初始可视化结果;数据获取模块,用于从城市工地信息模型获取监控区域信息以及统计结果;停留时间热度可视化模块,用于将监控区域信息以及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结果集成在城市工地信息模型的初始可视化结果。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人员检测编码器、人员检测解码器、热图叠加单元、停留时间统计单元、人员位置获取单元分别进行适当细分,将分别分布于不同节点的细分后的每一模块的参数作为区块数据,按照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推理顺序,生成施工区域人员停留时间热度统计深度神经网络推理区块链私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魏辉辉,未经魏辉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95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