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83032.X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95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 发明(设计)人: | 任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易建网(福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41;E02D15/02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律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7 | 代理人: | 邓盛花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板 组合 叠合 剪力 墙基 连接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包括: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S3:浇筑基础混凝土,1‑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20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施工操作简单,吊装方便,外侧钢板和混凝土充分利用了材料性能,相对于钢板剪力墙经济性好,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节能、环保、节省劳动力等优点,成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剪力墙结构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
剪力墙又称抗风墙或抗震墙、结构墙,房屋或构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墙体,防止结构剪切破坏,在拼装工艺中,剪力墙一般为钢结构或者时混凝土结构,在装配时,通过螺栓与基础面连接固定,容易在拼装后产生缝隙,会因地下侧向压力引起产生混凝土裂缝,稳定性不佳,防水能力较差,针对这种缺陷,所以我们设计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解决了剪力墙面与基础面连接固定时,容易在拼装后产生缝隙,会因地下侧向压力引起产生混凝土裂缝,稳定性不佳,防水能力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连接施工工艺,工艺流程包括:
S1:根据施工图纸绑扎基础钢筋,将预埋钢筋、预埋钢板与基础钢筋绑扎连接;
S2: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下支设300高与预制墙同宽的侧模板;
S3:浇筑基础混凝土,1-2小时后待基础混凝土初凝,浇筑300高剪力墙下混凝土台;
S4:基础及混凝土台达到强度后,拆除侧模板,放线、放置钢垫块或其他墙下支撑工装并调平至指定高度;
S5:吊装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至指定位置,剪力墙与混凝土台顶保持一定的距离50mm-200mm,保证预埋钢筋或预埋钢板竖直插入剪力墙内或者将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
S6:剪力墙与混凝土台之间支设侧模板或者直接利用浇筑混凝土台时支设的侧模板;
S7:浇筑混凝土并振捣,完成水平构件的吊装或水平支模钢筋绑扎后,浇筑混凝土并振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5的拼装结构包括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基础面、混凝土台、预埋钢筋、预埋钢板、山形母、木胶板、对拉螺栓、木方、山形卡、标高调节螺丝、焊缝和浇筑混凝土土方,所述基础面的顶部设置有混凝土台,所述预埋钢筋和预埋钢板的底端均穿设在基础面和混凝土台的内部,所述混凝土台的两侧设置有木胶板,两所述木胶板的侧面分别设置有木方,所述对拉螺栓横向穿设在混凝土台的内部,所述对拉螺栓的两端端部分别穿设在两侧的木胶板和木方内部,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在标高调节螺丝的配合下安装在混凝土台的顶侧。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混凝土台的外侧环绕设置有浇筑模板,多组所述浇筑模板通过山形母和山形卡配合固定。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内的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焊接固定,所述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内的开孔钢板与预埋钢板之间保留有焊缝,所述预埋钢筋竖直插入开孔钢板组合叠合剪力墙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易建网(福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易建网(福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303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