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82463.4 | 申请日: | 2020-05-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8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泽;伏海龙;马江峰;王春明;连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泽 |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G01R31/56;G01R1/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848000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电力 现场 接地 故障 绝缘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检测组件,检测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包括活动框,活动框内腔一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板,滑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本发明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该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能够根据电力现场实际情况来对装置的上部进行不同程度上的角度调节,同时还可对装置的长度进行预先组装,使得操作人员可以将装置调节到最舒适的作业状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该装置的适用范围,将检测装置设置为可拆卸的两部,在检测完毕后能够对其进行快速的拆卸,从而方便绝缘装置的运输以及存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检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是以电能作为动力的能源。发明于19世纪70年代,电力的发明和应用掀起了第二次工业化高潮。成为人类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三次科技革命之一,从此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不可否认电力成为人们的必需品。
在电力现场一旦发生线路接地故障,工作人员根据安全要求须保证离接地点距离至少室内4米、室外8米,但是在现场工作过程中有时因故障点不明,可能发生因安全距离不足导致的触电。因此在查找故障的现场,需要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来对故障点进行查找和定位。
现有的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由两根绝缘棒和感应器构成,在使用时两根绝缘棒的长度以及角度是固定的,由于电力现场情况以及操作人员身高臂展各不相同,使得装置适用范围有限,同时两根绝缘棒是固定连接的,无法进行拆卸,在使用完毕后,搬运不方便,同时占地空间大,在使用时,由于是人工手持,在长期手持后,无法保证感应器与电缆保证有效距离。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解决了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适用范围较小,不易收纳,无法与电缆进行很好的滑动连接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应用于电力现场防接地故障的绝缘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检测组件,所述检测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支撑组件包括活动框,所述活动框内腔一侧的上部固定安装有滑槽板,并且滑槽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贯穿活动框并延伸至活动框的顶部,所述升降杆表面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齿牙,所述活动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转动架,并且转动架的表面通过转动件转动连接有与齿牙相配合使用的齿轮盘,所述活动框内腔一侧的下部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定位板,所述升降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管,并且第一弹簧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竖板,所述竖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定位板的侧面开设有多个与卡块相配合使用的卡槽,所述竖板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杆,所述横杆的一端依次贯穿活动板和活动框并延伸至活动框的外部,所述活动框的一侧开设有与横杆相配合使用的开口,所述齿轮盘的一侧通过连接块固定安装有方形套管。
优选的,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方形固定杆和多节杆,所述多节杆的一端与方形固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多节杆包括多根单节杆,每两个所述单节杆之间通过螺栓组件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多节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漏电感应器,所述多节杆表面一侧的上部和下部均固定安装有电动伸缩杆,并且电动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联动块。
优选的,两个所述联动块相对的一面均固定安装有弧形定位爪,所述弧形定位爪的弧形内壁转动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方形固定杆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二弹簧管,并且第二弹簧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凹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滑槽,并且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与限位块的侧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方形套管表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与限位块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口,所述凹槽内壁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限位块相配合使用的抵触块,所述限位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按压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泽,未经陈泽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8246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