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网络融合基因信息反馈的行为干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7730.9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840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G16B20/30 | 分类号: | G16B20/30;G16B30/00;G06F16/9535;G06Q50/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双马智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1 | 代理人: | 顾晓玲 |
| 地址: | 400016***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网络 融合 基因 信息反馈 行为 干预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融合基因信息反馈的行为干预方法,包括获取分析样本,并计算样本总量,将分析样本分组,其中至少一组进行网络信息采集和基因信息采集,根据样本的网络信息和基因信息,判断样本的行为所处的阶段,并自动推送健康教育课程。采用本技术方案,利用网络信息与基因信息融合,实现对用户的饮酒干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网络融合基因信息反馈的行为干预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表明,饮酒会导致包括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口腔癌、癫痫等200多种疾病的发生,且酒精于2015年正式被国际癌症研究组织确立为”致癌物质”。不仅如此,饮酒还会导致包括犯罪在内的社会不良后果,增加社会的经济负担。因此饮酒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生活行为之一,所带来的健康危害、社会经济负担等公共卫生问题不容忽视。
健康教育是目前应用较多的改善饮酒行为的措施,但不同国家和地区健康教育形式不一,且效果也有所差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技术的日趋成熟,有研究采取了个性化基因信息反馈的健康教育形式,并取得了较好的健康教育效果。通过融合基因信息进行健康教育的干预模式较早地应用于与吸烟相关的健康教育研究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
乙醛脱氢酶2(aldehyde dehydrogenase2,ALDH2)是酒精在体内代谢的关键酶。ALDH2发生基因突变会导致有害的乙醛无法正常代谢为无害的乙酸,进而引起脸部泛红、头晕、心跳加速等酒精不耐受的反应,我们常称之为饮酒脸红反应。ALDH2的基因突变包括杂合子突变和纯合子突变,据研究显示,ALDH2基因杂合子突变型(ALDH2*1/*2)表达的酶活性仅为野生型(ALDH2*1/*1)的6.25%,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约为32%。ALDH2纯合子突变型(ALDH2*2/*2)表达的酶活性是野生型的0%,其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约为7%。因此我国酒精代谢关键酶的基因突变率相对较高,且饮酒后发生脸红的人较多,但人们对于饮酒所带来的危害认识不够,同时采取的控制饮酒行为的措施也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网络融合基因信息反馈的行为干预方法,实现对用户饮酒的干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基础方案为:一种基于网络融合基因信息反馈的行为干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获取分析样本,并计算样本总量;
S2、将分析样本分组,其中至少一组进行网络信息采集和基因信息采集;
S3、根据样本的网络信息和基因信息,判断样本的行为所处的阶段,并自动推送健康教育课程。
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于:将样本的网络信息与基因信息结合,使样本用户对自身的身体情况更为了解,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进行健康教育,对用户自身的针对性更强,用户有更强的参与感,取得的干预效果更好。
进一步,计算样本总量的方法为:根据现况研究的整群抽样样本量计算公式n=z2×(p×(1-p))/e2,其中,里面n为样本总量,z为统计量,p为概率值,e为允许误差值。
这样获得合适的样本量,保证数据结果的可信度。
进一步,基因信息采集方法为:提取样本基因组DNA,利用PCR引物对样本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通过限制性内切酶对PCR产物进行酶切,根据酶切产物的电泳图谱确定样本的基因型。
利用PCR引物检测基因信息,灵敏度高,且扩增产物一般用电泳分析,不一定要用同位素,无放射性污染、易推广。同时对标本的纯度要求低,不需要分离病毒或细菌及培养细胞,DNA粗制品及RNA均可作为扩增模板,操作简便、快速。
进一步,所述S2中基因信息采集是针对第12号染色体上的ALDH2基因rs671位点的多态性进行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未经重庆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77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