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式通水模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75740.9 | 申请日: | 2020-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739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 发明(设计)人: | 操应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四方钢球模具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27/04 | 分类号: | B22D27/04;B22C9/08 |
| 代理公司: | 合肥德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8 | 代理人: | 刘希慧 |
| 地址: | 24232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体式 通水 模具 | ||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通水模具,包括:上模具;与上模具一体式成型的上模盖板;下模具;与下模具一体式成型的下模盖板;所述上模具为定模,所述下模具为动模且由第一驱动元件驱动实现与上模具的开合;本发明相对于传统手工模具增加了通水功能,使冲满型腔钢水在3‑7分钟内快速冷却成型脱模,模具功效是传统模具和铁模覆砂模具的5倍以上,此激冷工艺尤其适用铸钢球,能够令铸钢球的结晶组织更加细粒,从使钢球的质量再原基础得到提升,该一体式成型结构相对于传统的可拆卸连接式结构,外形更加简单,更实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模具,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通水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mújù),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模具一般包括动模和定模(或凸模和凹模)两个部分,二者可分可合。分开时取出制件,合拢时使坯料注入模具型腔成形,模具是精密工具,形状复杂,承受坯料的胀力,对结构强度、刚度、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都有较高要求,模具生产的发展水平是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传统的铸造模具在使用中由于需要手工模、铁模覆膜砂模,具冷却时间大于需要25-35分钟成型脱模,时间较长;而且传统的模具覆膜砂用量较大,造成巨大浪费;手工模使用由于温度较高,因此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原有铸造模具的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一体式通水模具,包括:
上模具,该上模具靠近顶部的位置内置第一储液槽并在第一储液槽的底部与内侧壁衔接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上模具外侧壁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上模具进水口和上模具出水口,该上模具的底部在贯穿的浇注口的位置设有上模型腔;
与上模具一体式成型的上模盖板,所述上模盖板尺寸比上模具大,所述上模盖板周围具有裸露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有与机架配合安装的第二安装孔,所述上模盖板上预留供浇注口露出的通孔,所述上模具盖板上设有贯穿上模具顶部与底部的上模型腔连通的浇注口,所述上模具盖板在浇注口的周围还设有用于连通外界与第一储液槽的通气孔;
下模具,所述下模具的顶部对应上模具的上模型腔的位置设有下模型腔,并在对应上模具的浇注口的位置中央设有定位孔,所述下模具靠近底部的位置设有第二储液槽并在第二储液槽的底部与内侧壁衔接的位置设有横向贯穿下模具外侧壁与外部环境连通的下模具进水口和下模具出水口;
与下模具一体式成型的下模盖板,所述下模盖板边缘与下模具边缘保持平齐;
所述上模具为定模,所述下模具为动模且由第一驱动元件驱动实现与上模具的开合较为优选的:所述下模具与上模具分离开后还能由第二驱动元件驱动实现翻转。
较为优选的:所述浇注口的位置位于上模具的中央。
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一储液槽的形状为围绕在浇注口周围的环形水槽。
较为优选的:所述上模具进水口与上模具出水口、下模具进水口和下模具出水口方向位于同一直线上。
较为优选的:所述第一、第二储液槽的底部呈倾斜设置且靠近进水口一端比靠近出水口一端高。
较为优选的:所述上模具和下模具上对称设有彼此装配后防止转动的限位柱和限位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四方钢球模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四方钢球模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757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