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9266.9 | 申请日: | 2020-05-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04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诚;张志坤;李亚红;王华;胡俏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新诚;张志坤;李亚红 |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23/02;A63B21/062;A63B21/05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唐雪琴 |
| 地址: | 257034 山东省东营***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康复 科双摆 牵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槽钢,两个所述支撑槽钢相对一侧设置有两个配重器。本申请方案在使用时,患者背靠着双摆机构,双手握住两个摆臂,双手摆动摆臂时,摆臂能够带动双摆机构机构联动,由于双摆机构通过钢丝绳与配重器固定连接,在摆动摆臂时,配重器能够上下移动,这样能够进行康复的训练,这样不仅能够针对手臂恢复中的力度训练,而且该装置可以适合不同身高的人群,并且主要针对患者康复过程,双臂摆动时柔韧性的恢复,避免出现后期双臂抬升高度受到影响,增加了康复的速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牵引疗法是康复方法之一,是应用力学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将外力施加于患者身体一定部位,通过牵伸关节和软组织而达到治疗目的一类治疗方法,目的是增大椎体间隙和椎间孔,解除神经根的压迫和椎动脉的扭曲,缓解肌肉痉挛,使凸出的椎间盘复位。牵引治疗常用的有治疗颈椎病的颈椎牵引、腰椎间盘突症的骨盆(腰椎)牵引以及改善和增进四肢关节功能的功能牵引。康复治疗中常用的有颈椎牵引、腰椎牵引及四肢关节功能牵引。颈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颈椎病,腰椎牵引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而四肢关节功能牵引主要用于治疗四肢痉挛和关节软组织损伤。
而四肢关节功能牵引作为牵引装置的一种,主要用于四肢关节功能的恢复性训练,尤其是在用于手臂训练时,由于手臂以及手臂骨头在受伤后,需要进行康复训练,而现有技术主要的是力量训练,且训练方式单一,常见的手臂牵引训练装置,紧紧针对力量训练为主,而在实际的训练中,其手臂从双向上下摆动训练无法通过常规四肢关节功能牵引进行操作,从而使得训练方式单一,恢复过程缓慢,效果一般,最常见的就是臂力牵引装置,由于训练是通过手臂拉动负重,手臂力量成为唯一牵引动力,且训练过程中,颈部和背部肌肉没有跟随运动,致使一段时间后,颈部和背部出现不协调甚至疼痛感的副作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提供一种用于能同时调动颈部、背部和手臂协调训练的牵引双摆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解决手臂牵引过程中,颈部和背部不能协调训练的问题以及单一方向牵引力对手臂肌肉造成二次损失的问题,同时增加双臂摆动训练,使上肢训练更加多元化,恢复过程加快,康复效果更加有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康复科双摆牵引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槽钢,两个所述支撑槽钢相对一侧设置有两个配重器,所述两个支撑槽钢顶部固定连接有双摆机构,所述双摆机构左右两侧的上方活动连接有摆臂,所述双摆机构通过钢丝绳与所述配重器顶部活动连接;
所述配重器包括两个U形限位板,所述U形限位板内堆叠放置有多个配重块,所述配重块正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配重器还包括有竖向插杆,所述竖向插杆的底端贯穿多个所述配重块,所述限位槽内穿插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竖向插杆的一侧开设的圆孔插接,所述竖向插杆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通过两个螺栓与活动卡扣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卡扣和所述活动卡扣与所述钢丝绳的底端固定连接;
所述双摆机构包括人体外壳,所述人体外壳内壁前后两侧上侧对应活动连接有转柱,所述转柱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挂轮,所述挂轮内壁与所述钢丝绳的顶端固定连接;
所述摆臂包括活动臂,所述活动臂内套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左右两侧均通过压缩弹簧与限位块活动连接,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活动臂内壁的一侧,所述活动臂正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穿插有手柄,所述手柄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块的正面;
优选的,所述配重块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轴座,所述轴座前后两侧轴腔内均活动连接有滚轴,所述滚轴的表面搭接在所述U形限位板的内壁上。
优选的,所述转柱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块,所述阻尼块与所述人体外壳的内壁搭接,所述人体外壳正面固定连接有海绵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新诚;张志坤;李亚红,未经王新诚;张志坤;李亚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2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水平状铝带轮的边部倒角加工机构
- 下一篇:一种间苯二甲腈粉料输送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