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汽油清净增效剂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9103.0 | 申请日: | 2020-05-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8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茂盛;李德治;赵鉴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聚茂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0L1/04;C12R1/43;C12R1/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李浩 |
| 地址: | 2015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汽油 清净 增效剂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汽油清净增效剂,其特征在于:含有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T7‑3以及粘质沙雷氏菌CGMCC 4074。使用前摇匀使用,冷藏保存最佳。所述生物汽油清净增效剂的使用方法,其步骤如下:将上述生物汽油清净增效剂与93#汽油,2%来苏糖水溶液按照质量比1:100:150的比例混合,50rpm涡旋搅拌反应36小时;反应完后静置2小时以上等待油水分层,然后用分液漏斗收集油层,此油品即为改性后的清净汽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在清洁能源领域上的应用,尤其涉及一种生物汽油清净增效剂。
背景技术
越来越严格的节能和环保要求一直是汽车工业持续发展的目标和动力。自20世纪80年代起,国外发达国家的汽车发动机广泛使用电控孔式燃料喷射器代替原有的化油器,这样可使有害物排放下降,油耗下降。但电喷发动机工作条件更为苛刻,汽油在发动机喷嘴、进气阀、燃烧室等部位容易形成漆膜、积炭等沉积物,导致燃烧过程恶化,排放和油耗增加。汽油清净剂对控制发动机沉积物十分有效,因此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喷车的拥有量逐年递增,而中国目前成品油质量与国外相比有较大差距,汽油中催化裂化组分比例较大,不饱和烃含量高,在发动机中形成沉积物的倾向更加严重,加人有效的汽油清净剂尤为重要,这也是中国车用汽油清洁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中国汽油清净剂目前已有第二、第三代产品,第四代清净剂尚属于探索阶段,目前尚无针对汽油清净分散效果的微生物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目前市面上汽油清净剂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是研究出一种生物汽油清净增效剂及其应用,其清净效果好,环保不伤害环境,可以有效降低燃烧室沉积物质量,增加一定的润滑性。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用到的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T7-3菌株,于2012年5月1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其保藏号为CGMCCNo.6104,已由中国专利公开。
中国专利2010102955521公开了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 marcescens),一种产灵菌红素的菌株,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藏号为:CGMCC 4074。
红平红球菌的已知作用是降解原油,粘质沙雷氏菌CGMCC 4074的已知作用是产灵菌红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对汽油进行生物改性,以期有效降低燃烧室沉积物质量,降低腐蚀性。我们不需要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T7-3对原油进行降解,而需要其进行原油的改性。
本发明团队发现,红平红球菌T7-3和粘质沙雷氏菌CGMCC 4074进行共培养,可以有效诱导红平红球菌T7-3对原油进行改性,改性后的汽油燃烧室沉积物质量大大降低,还可以降低油耗。
本发明团队发现,红平红球菌T7-3和粘质沙雷氏菌CGMCC 4074无法直接在汽油中直接进行有效发酵,于是对培养方法进行了改进。
本发明团队对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发现来苏糖可以大大促进其共改性的效果,而其他的单糖如木糖等却没有此效果,推测和菌株的代谢通道有关。来苏糖是五碳糖(戊糖)中醛糖之一,与L(+)-来苏糖是光学异构体。属非天然物质,可从D-半乳糖酸钙(calcium-D-galactonate)氧化或用乳糖经γ射线辐照转化而成。从乙醇与乙醚混合溶剂中析出的右旋来苏糖呈白色吸湿性单斜晶体,味甜、易溶于水。稍溶于乙醇,在17℃时,一份样品可溶于38份无水乙醇中。密度(20℃)1.545g/cm3。消旋来苏糖(DL-lyxose)熔点95℃。熔点:108~112℃。来苏糖易溶于水,在改性后油水分离过程中即富集到水相,不会对油品产生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聚茂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聚茂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91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天气测控和环境监测的载人热气球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生猪养殖保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