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6365.1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630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跃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13/62 | 分类号: | G05D13/6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秦曼妮 |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炉 过程 倾动 速度 自动控制 方法 | ||
1.一种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转炉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按大小分为多个档次,并按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大小确定每个档次的加速度值,设计各个档次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
S2、获取转炉倾角实际值,将转炉启动转动时的倾角设定值减去转炉倾角实际值得到初始倾角差,并求取绝对值,判断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在哪一个档次,按照对应档次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对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进行自动控制;
所述步骤S1中设计的各个档次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在降速的最后一段均为圆整阶段,圆整阶段中加速度以恒加加速度最终逐渐降到零,同时速度也降到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将转炉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分为四个档次,第一档为较小档,倾角差在1°~2°范围内;第二档为中等档,倾角差在>2°~6°范围内;第三档为较大档,倾角差在>6°~θ3范围内;第四档为非常大档,倾角差大于θ3;其中,θ3为从最大倾动速度降速到零所需要倾动的角度;以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越大,加速度值越大的原则来确定每个档次的加速度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整阶段的变化曲线的设计方法如下:
设置圆整阶段的初始加速度为较小档的加速度,确定圆整时间,根据圆整阶段初始加速度以及圆整时间计算圆整阶段的起始速度,然后求取圆整阶段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对该函数进行积分求得圆整阶段走过的角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设计的较小档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还包括加速阶段和匀速阶段,较小档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的速度变化情况为:当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处于较小档时,倾动速度首先以较小档加速度加速到圆整阶段的起始速度,然后匀速运行一段时间,直到倾角差等于圆整阶段走过的角度,然后开始圆整阶段,直至降速为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设计的中等档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的速度变化情况为:当初始倾角差的绝对值处于中等档时,在倾角差到达2°之前,倾动速度以中等档加速度加速,如果加速达到了中等档的基准速度则保持,如果没达到则一直加速到倾角差为2°为止,最后的2°范围则由1.7°的斜坡减速段和0.3°的圆整阶段完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设计的较大档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的速度变化情况为:
在倾角差到达6°之前,倾动速度以较大档加速度加速,如果加速达到了较大档的基准速度则保持,如果没达到则一直加速到倾角差为6°为止,后面的6°则经过分别以中等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以及较小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为加速度的两段斜坡减速段和0.3°的圆整阶段完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出钢过程中倾动速度的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设计的非常大档的转炉倾动速度的变化曲线的速度变化情况为:
当初始倾角差大于可以加速到最高速情况下所需要倾动的最小角度时,倾动初期以非常大档加速度加速到最大倾动速度,然后以最大倾动速度匀速运行一段时间直到倾角差达到θ3为止,后面经过分别以较大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中等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以及较小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为加速度的三段斜坡减速和0.3°的圆整阶段完成;
当初始倾角差大于θ3且小于可以加速到最高速情况下所需要倾动的最小角度时,以非常大档加速度加速直到倾角差达到θ3为止,后面经过分别以较大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中等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以及较小档加速度的相反值为加速度的三段斜坡减速和0.3°的圆整阶段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36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Git的项目版本发布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连铸板栅网带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