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酰胺-胺与氯己定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6036.7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9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德琴;陈亮;向科臻;陈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6/891 | 分类号: | A61K6/891;A61K6/80;A61K6/69;A61K6/2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陈雍 |
| 地址: | 401147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酰胺 氯己定 复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含聚酰胺‑胺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胺与氯己定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聚酰胺‑胺与氯己定的复合物,包括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和葡萄糖酸氯己定,葡萄糖酸氯己定附着在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上。该复合物可以促进牙本质再矿化,从而封闭树脂和牙本质的粘接界面的微渗漏间隙,进而提高树脂和牙本质粘接长效性。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和葡萄糖酸氯己定形成的复合物可以作为牙本质再矿化剂应用到医疗实践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酰胺-胺与氯己定的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人牙本质结构由于缺乏细胞成分,在受到损伤后,无法像骨组织一样实现自我修复。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采用复合树脂材料对牙本质缺损部位进行粘接充填修复。但是大量临床和实验室结果都证实树脂牙本质粘接的长期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复合树脂材料形成的修复体容易脱离牙本质,继发龋产生等问题。树脂和牙本质粘接界面是整个树脂修复牙本质技术的薄弱环节。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粘接界面上树脂和牙本质之间会形成微渗漏间隙。微渗漏间隙会使局部离子浓度高于在微渗漏间隙外部形成的离子浓度,并超过许多矿物形式(磷酸钙、氟化钙等)的溶解度积常数,从而导致微渗漏间隙中牙本质再矿化困难,微渗漏间隙难以封闭,最终导致复合树脂材料形成的修复体从牙本质上脱落。
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Polyamide-amine dendrimer)是仿生矿化的研究热点,已有大量研究表明不同端基的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皆能作为良好的再矿化,剂诱导部分脱矿的牙本质再矿化,甚至能够在完全脱矿的牙本质表面作为矿化中心使胶原纤维重新矿化。但是单独使用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的促牙本质再矿化的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在树脂和牙本质粘接界面上的微渗漏间隙中,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促进牙本质再矿化的能力尚不能满足修复和封闭微渗漏间隙的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酰胺-胺与氯己定的复合物,该复合物可以促进牙本质再矿化,从而封闭树脂和牙本质的粘接界面的微渗漏间隙,进而提高树脂和牙本质粘接长效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聚酰胺-胺与氯己定的复合物,包括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和吸附在所述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上的葡萄糖酸氯己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技术原理以及有益效果如下:聚酰胺-胺树枝状聚合物和葡萄糖酸氯己定联合使用能在树脂和牙本质之间的微渗漏间隙内诱导完全脱矿的牙本质的再矿化,在牙本质表面形成的类似牙本质羟基磷灰石的晶体矿化层,可完全封闭暴露的牙本质小管。该复合体在树脂和牙本质粘接界面,可发挥再矿化和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双重作用,达到减少微渗漏间隙,保护牙本质胶原,提高树脂和牙本质粘接长效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未经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60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