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助变压吸附提纯黄磷尾气中CO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4880.6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47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学谦;王梦雨;宁平;王郎郎;谢怡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3/047 | 分类号: | B01D53/047;B01D53/86;B01D53/52;B01D53/54;B01D53/64;B01D53/46;B01D53/32 |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众智信知识产权事务所 53113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压 吸附 提纯 黄磷 尾气 co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助变压吸附提纯黄磷尾气中CO的方法,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本发明在外磁场条件下,将黄磷尾气进行预处理脱除顺磁性杂质得到预处理混合气;将预处理混合气通入变压吸附阶段PSA‑Ⅰ工序的吸附床中,经吸附、均压降压、逆向放压、冲洗、均压升压、终升压以脱除吸附性强于CO的杂质得到混合气I;将混合气I通入变压吸附阶段PSA‑Ⅱ工序的吸附床中,其中变压吸附阶段PSA‑Ⅱ工序的吸附床外设磁场,经吸附、置换、均压降压、逆向放压、抽真空、磁助脱附、均压升压以脱除吸附性弱于CO的杂质得到高纯CO气体。本发明方法提纯的CO浓度可达9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助变压吸附提纯黄磷尾气中CO的方法,属于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黄磷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制取方法通常为电炉法,尾气中可能含有CO、PH3、H2S、硫化物、少量的AsH3、HCN、CO2、H2、N2及微量O2。其中,CO是尾气的主要成分,含量一般为85%-95%。CO既可以作为燃料,也是碳一化学的重要原料,可用于甲酸、草酸、丙烯酸酯、光气等多种有机化学品的生产及合成。尾气中的其他杂质,如磷、硫、AsH3、HCN等则是对羟基合成有害的污染物,因此,要实现黄磷尾气的综合利用,就要将尾气中的磷、硫、砷、氰等杂质除去,实现CO的净化、分离。由于黄磷尾气具有很高的热值,某些黄磷生产厂家将黄磷尾气用作燃料或者直接燃烧放空,有效利用率不足40%,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其中含有的有害杂质易造成设备腐蚀,寿命大大缩短,有害成分放空后对环境造成极大污染。为了实现黄磷尾气的治理,必须开发高效的提纯CO的方法。
变压吸附(PSA)是一种高效的从多种混合气中分离提纯一种或多种目标气体的方法。吸附剂有效吸附强吸附质,弱吸附质经过吸附剂床层得到富集,强吸附质则在随后的脱附过程中得到富集。经过变压吸附过程,强弱吸附质得到有效分离,通过多床吸附操作使系统连续进行。但是已有的二段法变压吸附提纯CO工艺,对黄磷尾气中各种杂质的去除效率不高,不能保证CO的有效提纯。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提纯黄磷尾气中CO中杂质的去除效率不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磁助变压吸附提纯黄磷尾气中CO的方法,本发明利用不同气体的磁性差异,提高气体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或解吸效率,从而提高杂质的脱除效率和CO的提纯浓度。
本发明磁助变压吸附提纯黄磷尾气中CO的方法在磁场作用下,催化剂高效率地脱除顺磁性气体组分,再通过利用CO的抗磁性性质,使CO更高效地从吸附剂上解吸,获得纯度更高的CO。
一种磁助变压吸附提纯黄磷尾气中CO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外磁场条件下,将黄磷尾气进行预处理脱除顺磁性杂质得到预处理混合气;
(2)将步骤(1)预处理混合气通入变压吸附阶段PSA-Ⅰ工序的吸附床中,经吸附、均压降压、逆向放压、冲洗、均压升压、终升压以脱除吸附性强于CO的杂质得到混合气I;
(3)将步骤(2)混合气I通入变压吸附阶段PSA-Ⅱ工序的吸附床中,其中变压吸附阶段PSA-Ⅱ工序的吸附床外设磁场,经吸附、置换、均压降压、逆向放压、抽真空、磁助脱附、均压升压以脱除吸附性弱于CO的杂质得到高纯CO气体。
所述步骤(1)外磁场的强度为0.3~5.0T。
所述步骤(1)预处理的吸附剂为金属催化剂,金属催化剂的载体为活性炭、活性氧化铝或HZSM-5分子筛,金属催化剂的活性组分为铁盐、锰盐、镍盐、钴盐、铜盐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步骤(2)PSA-Ⅰ工序吸附床内的吸附剂为硅胶、活性炭、活性氧化铝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变压吸附阶段PSA-Ⅰ工序的吸附步骤压力为0.3~1.9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488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接触孔关键尺寸的检测方法、存储介质和设备
- 下一篇:烘干装置和沥青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