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集成在车辆座椅的安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2449.8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834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丁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戴姆勒股份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07 | 分类号: | B60R21/207;B60R21/23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殷玲;吴鹏 |
| 地址: | 德国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车辆 座椅 安全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所述车辆包括座椅,所述安全系统包括集成在所述座椅内的安全气囊(10),其中,在安全气囊启动时,该安全气囊以从座椅中向上扩展以及向前扩展的方式膨胀到膨胀状态。所述安全气囊(10)具有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充气管部分(11)和在充气管部分(11)之间延伸的缓冲部分(12)。启动安全气囊(10)时,缓冲部分(12)被展开至乘员前方和/或侧面,能够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为乘员提供头部、颈部和/或胸部的正面和侧面的保护。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包括该安全系统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已经存在可允许乘员在车辆运行期间彼此面对地乘坐的车辆,这样的设置便于乘员交流。然而,虽然设有安全带这样的保护措施,但在车辆发生碰撞的情况下,彼此面对地就坐的乘员还会有额外的危险。例如,如果发生事故,乘员的头部、颈部和胸部将无法得到很好的保护,因为他们的面前缺少针对前方碰撞或后方碰撞的保护。
此外,在车辆发生侧面碰撞期间,左右相邻的乘客之间会发生第二次碰撞,并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已经出现了如下的后排座椅安全气囊,其并不是真正通过充气来展开的单个大容量驱动安全气囊,而是部分驱动的管状结构,类似于帐篷而不是气囊。当气囊打开时,类似于普通气囊中所用的气体会使一系列管道膨胀,这些管道充当“气囊”的格子状结构,以缓冲乘员在正面碰撞中的向前运动。
此外,中国发明专利公开CN109421650A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气囊,该气囊包括气囊垫和系绳。气囊垫安装在座椅的一侧,由多个腔室构成。当气囊展开时,气囊垫延伸至后排座椅的前侧,并且多个腔室沿该座椅的上下方向连续设置。多个腔室包括部署在座椅前侧的正常室和在展开时朝向乘客弯曲的限制室。限制室由相邻的正常室按压,或由系绳拉动或按压。当展开气囊垫时,用作限制室的上腔室的前半部分与乘客紧密接触,以将乘客限制在座椅上,从而保护乘客。另外,系绳设置有张紧器。系绳和张紧器可以将乘客限制在座椅上,从而当气囊垫完全充气时,防止乘客向前移动。
现有安全气囊仍然存在以下缺陷:需要较多的气体填充气囊,因此充气比较耗时,效率不够高;需要传统的高温高压氮气进行填充,不够健康和友好。
综上,需要一种至少解决上述缺陷之一的改进的安全气囊。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安全系统,所述车辆包括座椅,所述安全系统包括集成在所述座椅内的安全气囊,其中,在安全气囊启动时,该安全气囊以从扶手中向上扩展以及向前扩展的方式膨胀到膨胀状态,并且所述安全气囊具有管状结构,所述管状结构包括充气管部分和在充气管部分之间延伸的缓冲部分。
有利的是,安全系统还包括气体发生器,其中,为了启动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产生高压气体以填充充气管部分,使得缓冲部分被展开并被支撑,从而使安全气囊膨胀至膨胀状态并稳定地保持该膨胀状态。
有利的是,在启动安全气囊时,缓冲部分被展开至乘员前方。
有利的是,缓冲部分包括前缓冲部分和侧缓冲部分,在启动安全气囊时,前缓冲部分被展开至乘员前方,侧缓冲部分被展开至乘员侧面。
有利的是,气体发生器设有两个气体出口,每个气体出口分别与安全气囊的一个进气口连接,以向相应的管道充气路径提供气体。
有利的是,安全气囊集成在座椅的坐垫、靠背和/或扶手中。
有利的是,所述座椅是车辆的前排座椅或者后排座椅。
有利的是,安全系统还包括集成在车辆的中控台、仪表盘以及车门装饰件中的至少一者内的安全气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如前所述的安全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安全系统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戴姆勒股份公司,未经戴姆勒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24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