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淮肉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360593.8 | 申请日: | 2020-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9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 发明(设计)人: | 权凯;韩浩园;魏红芳;尹慧茹;李志明;李君;哈斯;赵金艳;张道江;张新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
| 主分类号: | A01K67/02 | 分类号: | A01K67/02 |
| 代理公司: | 郑州市华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2 | 代理人: | 张爱军 |
| 地址: | 450002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淮肉羊 新品种 培育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淮肉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以杜泊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或小尾寒羊杂交羊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群体扩繁三个阶段,培育出繁殖率高、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优、适应黄淮地区饲养的肉用绵羊新品种。新品种黄淮肉羊成年公羊体重达98.1kg、母羊71.7kg,公母羊6月龄育肥体重分别为58.50kg和52.45kg,育肥公母羊6月龄屠宰率为56.02%、53.19%,母羊年产羔率为252.82%,每只母羊年提供断奶羔羊数2.38只。该品种在2019年通过国家畜禽品种委员会现场审定,对提高中国肉羊核心种源自给率、肉羊种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现代肉羊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具有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肉羊新品种培育方法,属于动物培育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应黄淮地区的肉用绵羊新品种的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完善的品种繁育体系是肉羊产业化发展的前提,与饲草料资源、环境条件和交通区位构成了肉羊养殖的必备条件。目前,中国肉羊品种繁育体系以培育肉用专门化品种(品系),符合传统养殖模式。现代化肉羊产业的发展,一定要具备繁殖率高、早期生长速度快两个必备条件。然而繁殖率高、早期生长速度快在生物学范畴是相反的两个指标,繁殖率高的早期生长速度慢,而早期生长速度快的繁殖率一定不高。因此,要实现肉羊产业化发展,解决繁殖率高、早期生长速度快,采用终端父本和产业化母本杂交(第一父本×地方母本品种)势在必行。
我国现有的肉羊品种有多种,比如(1)杜泊羊:产于南非,是目前炙手可热的肉羊品种,其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好,耐粗饲,容易管理,羊肉品质佳。一般条件下,平均日增重达300克;3~4月龄断奶羔羊体重可达36千克,胴体重达18千克;肉质细嫩可口,被誉为国际“钻石级”绵羊肉。在国内杂交试验中,杜泊羊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杂种优势,增重速度超过其他杂交品种。该品种唯一不足的是产羔率较低,集约养殖条件下产羔率仅100%。(2)小尾寒羊:产于黄河流域中下游,河南省范县、台前县和山东省西南部等地区都有养殖。小尾寒羊体格高大,公母羊性成熟早(母羊5~6月可发情,公羊7~8月龄可用于配种),母羊四季发情,多胎多产,大多数每胎两羔,平均产羔率为265%~281%。小尾寒羊生产肉用羔羊时需要提高其泌乳性能,以确保羔羊成活率,同时应提高其羊肉品质。
如何对以上绵羊品种进行合理利用,整合优势基因,充分发挥各品种的遗传潜力,培育适合黄淮地区饲养的的肉用绵羊新品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背景技术中品种羊的缺点,整合品种羊的优势基因,以杜泊羊为父本,以小尾寒羊或小尾寒羊杂交羊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杂交创新、横交固定和群体扩繁三个阶段,培育出繁殖率高、早期生长速度快、肉质优、适应黄淮地区饲养的肉用绵羊新品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育种目标
①品种定位
适应黄淮地区的专门化肉用品种,体型中大型,高繁殖力,对湿热和寒冷均有一定的耐受性;放牧、舍饲条件下均有较好适应性,能自然交配。母羊作为肉用母本,公羊可作为终端父本。
②育种目标
培育适合黄淮平原区域的高繁殖力肉用绵羊品种,繁殖率高、早期生长速度快、产肉性能好,体格中大型,能与小尾寒羊、湖羊自然交配,适应性强,能充分利用黄淮平原农区的秸秆资源。
③技术指标
A.育种母本核心群选择
育种母本核心群主要通过体型外貌、体尺体重和繁殖性能进行选择。小尾寒羊符合国家标准GB/T 22909-200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未经河南牧业经济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5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