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房有机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360348.7 | 申请日: | 2020-04-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177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 发明(设计)人: | 齐智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定市桥与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 |
| 代理公司: | 河北磅礴律师事务所 13139 | 代理人: | 胡欣 |
| 地址: | 071000 河北省保定***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有机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有机墙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酸盐水泥60~80份、有机硅树脂60~80份、有机胶凝材料40~60份、纤维素醚20~30份、缓凝剂10~20份、消泡剂10~20份和水40~60份;制备方法为:(1)称取各原料;(2)将硅酸盐水泥和水混合,并搅拌均匀;(3)加入有机硅树脂和有机胶凝材料,并搅拌均匀;(4)依次加入纤维素醚、缓凝剂和消泡剂,搅拌至完全混合,压制成型,即得。本发明产品具有保温隔热效果优良、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且使用寿命较长,特别符合“被动房”建筑使用及民用建筑的室内隔音、绝热、保温等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材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被动房有机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被动房”是各种技术产品的集大成者,通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使所有消耗的一次性能源总和不超过120千瓦·小时/(平米·年)的房屋,如此低的能耗标准,是通过高隔热隔音、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和可再生能源得以实现。
“被动房”是国外倡导的一种全新节能建筑概念,也是我国推动建筑节能工作的重要契机和平台。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河北省建筑科技研发中心的中德被动式低能耗办公建筑,是2012年中德国际技术合作项目,为河北省乃至全国首例采用德国“被动房”标准设计的公共建筑。地下1层,地上6层,建筑占地面积约2100m2,总建筑面积14119m2,地下约2100m2,地上约12000m2,其中“被动房”区域为地上一至六层,主要功能为科研办公、技术展示、小型办公会议等。
随着建筑的高速发展,在建筑上合理采用保温隔热材料,可以减少建筑材料的用量,提高建筑施工的工业化程度,大幅度节能降耗,原来在建筑中使用的保温隔热材料,主要是基于改善居住舒适程度,如今已转移到节能上面,使用建筑保温隔热材料对缓解能源危机以及提高人民的居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保温隔热且节能环保的“被动房”墙板材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动房有机墙板及其制备方法,具有保温隔热效果优良、成本低、性价比高等特点,且使用寿命较长,特别符合“被动房”建筑使用及民用建筑的室内隔音、绝热、保温等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被动房有机墙板,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硅酸盐水泥60~80份、有机硅树脂60~80份、有机胶凝材料40~60份、纤维素醚20~30份、缓凝剂10~20份、消泡剂10~20份和水40~60份。
优选为:硅酸盐水泥70份、有机硅树脂70份、有机凝胶材料50份、纤维素醚25份、缓凝剂15份、消泡剂15份和水50份。
进一步,上述有机硅树脂为聚烷基有机硅树脂、聚芳基有机硅树脂、聚烷基芳基有机硅树脂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有机硅树脂具有优异的热氧化稳定性,优异的电绝缘性能和突出的耐候性,还具有防水、防盐雾、防霉菌等特性。
进一步,上述有机胶凝材料为沥青、树脂、橡胶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有机胶凝材料能将其他材料(硅酸盐水泥)胶结成整体,并具有一定强度。
进一步,上述纤维素醚为羧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甲基纤维素、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任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纤维素醚在水中溶解后,由于表面活性作用保证了有机胶凝材料在体系中有效地均匀分布,而纤维素醚作为一种保护胶体,“包裹”住固体颗粒(硅酸盐水泥),并在其外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使体系更稳定,也提高了体系在搅拌过程中的流动性和施工的滑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定市桥与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保定市桥与果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3603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